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_高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是什么

上周,教育部出台了两项关于高考招生的重要政策,都提到了综合素质评价。这两种配方不同,由此可见,让综合质量评价在高考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已经进入深水区。

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

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

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

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在高考录取中发挥作用,是新高考的真正意义我以前把综合质量评价描述为一壶不开的水,因为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极其困难,而且很难前进。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中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所以目前的3+3选题考试和未来的3+1+2选题考试只是修改了3+x。因此,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的核心环节

综合质量评价不是第一次提及,这种含糊的提及,各地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综合质量评价电子管理平台,规范和完善综合质量档案的基本格式,为高校提供全面、规范、客观、简洁的档案材料。继续探索综合素质档案在特殊类型招生中的运用高校应根据综合素质档案中反映的情况,在学校评估面试中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估和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对于已经建立统一平台的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统一向招生院校提供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强基础计划明确提到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转化为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体现了对学生更全面的考试。85%的权重是首次提出的,这意味着15%的录取权重不是高考分数,而是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方面的结果这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尽管只有36所大学在试行一个强有力的基础项目,但综合质量评估确实会占据录取的权重。

并不意味着大学过去在录取过程中没有提到综合质量评估。然而,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只要不是出于特殊原因,综合素质评价并不仅仅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占据录取权重。

在这项新政策中,36所基础计划强的大学被明确提议为“一所学校,一项政策”综合质量评价的权重因大学而异。这说明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标准是由高校决定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两个基地一个参照”中的“参照”。如何称呼它取决于大学这对高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综合质量评价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谁使用谁评价”会带来潜在的信任危机。

在录取过程中,高考分数不低于85%,即使一些高校设定的高考分数占权重的99%,1%也需要高校提供录取依据这意味着大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试点项目中只有36所学院和大学。一旦进入3+1+2地区的新高考,全国高校将进入新的高考录取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最矛盾的环节。

是一个困难的选择。综合素质评价不占招生的比重,新的高考难以维持。占据一定的准入权重,标准问题难以平衡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每所大学都有一个全面的质量评价标准。它与大学兼容吗?很难大规模实施它。每个地区都有一个相对容易实施的本地版本的综合质量评价标准,但这种方法很容易成为同一个模板,不同候选人的综合质量评价是相同的。因此,大学版和地方版都没有科学计划。预计综合质量评价将在具体录取中实施,问题将不断发现,并总结出可执行的计划。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