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全会精神要诀】2 020年经济工作要诀
1992年经济工作要诀020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毅在市委七届七中全会上对202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
的第一步:坚决打赢三大硬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写一张新的答卷
●坚决与贫困作斗争,精诚
集中力量,高质量完成剩余2789户9427人的稳定脱贫工作,监督困难较大的县乡工作,对特殊贫困群体实施细致保障。
●坚决为污染防治而战
聚焦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八大标志性运动继续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检查员“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推进垃圾分类处置,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度,进一步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县(区)、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将准确有序地应对金融风险,特别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防范和化解企业信用违约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推进打击犯罪和邪恶的专项斗争。
的第二步是长期培育产业,构建特色产业新体系
●推进“旅游革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
的整合发展,做好老君山、泸沽湖、东巴谷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创建工作。我们将做好丽江智慧古镇建设、“手机云南之旅升级版”、“擦脸”工程和诚信密码登陆工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滇西旅游圈建设,大力发展健康体育旅游和自驾深度旅游,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促进旅游业优质发展。
●推进“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加快推进丽江项目汇源、国能能源、沃佳、东方希望等企业,大力推进泰安生态科技工业园、华平汇源花园综合体、丽江高效现代花卉工业园等园区建设,使中原、德意、金满戈、田瑞等地方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云南名牌农产品和云南省“十大名优产品”和“二十大创新企业”,继续开展全市“五大名优产品”、“五大企业”、“五大创新企业”和“五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评选和认定
●推进“绿色能源品牌”建设,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加快华平工业园和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作,争取尽快实施龙脊三期和高纯多晶硅项目,努力建设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和全省水电硅加工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推进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推进“健康生活目的地卡”建设,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型卫生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生物医药和大型卫生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李耀”产业,打造从中药和生物医药到医疗、保健、养老的完整产业链。加快东坝谷保健镇、蜀河玉龙湾保健度假区、益阳太和保健社区、梅林门司路镇、澄海保健镇等一批保健项目建设。做好国家居家养老和社区护理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工作
第三步:大力推进五网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新突破
●加快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铁路建设,确保里湘铁路丽江段建成通车,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努力启动大盘线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昆明至大理至丽江高速铁路、丽江至攀枝花至昭通高速铁路、丽江至宁蒗至西昌高速铁路、丽江至卢水至腾冲高速铁路、丽江轨道交通2、3号线、丽江旅游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高速公路,确保华丽、李巷、何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永宁高速公路建设,建设古城至宁蒗高速公路和泸沽湖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抓好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民航,加快4E丽江机场改扩建,启动永胜总机场建设,积极推进华平总机场、丽江机场经济区和综合保税区项目前期工作,增加和加密国际国内航线,加快机场通关便利化建设步伐
水运,完成金沙江中游航运基础设施二期建设,开发金沙江中游旅游线路。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滇中丽江段、龙盘提水、小米塔水库、澄海应急补水、马陆水库、李宁水库、杨公河道管理、龙开口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引水工程建设,努力启动南瓜坪水库和黑白水引水漓江大坝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有效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加快智能高效现代能源物流网络建设
启动220千伏华平变压器扩容建设、丽江-香格里拉电气化铁路110千伏外部供电项目、220千伏文化输变电项目,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智能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设服务丽江、辐射滇西北、连接川藏的现代物流网络。
的第四步是扎实推进农村振兴,寻求协调发展的新成果
●认真实施工业
玉龙县和永胜县兴村强县行动,力争成为全省“一县一业”工业示范县或特色县,力争全市实现2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者,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巩固扶贫成果积极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整合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农村旅游发展示范村建设
●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
加快土地流转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配”,全面开展农村综合房产登记,全面实施农村水价改革,深化粮食收储、集体林权、国有林区、供销合作社等改革。
●做好保障农业生产供给工作
严格坚持耕地保护红线,建设93000亩高标准耕地。继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实施各项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城乡人居
牢牢把握村庄规划、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改善村庄面貌等艰巨任务,确保到2020年城市村庄达到农村人居一级标准积极开展美丽农村建设,争取更多的村庄纳入美丽农村示范村建设
的第五步是加强城市更新,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水平
●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认真贯彻“完全取消对城市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下的限制”的政策,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完善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打造全国公交大都市示范城市。完善养老机构、托幼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协调城市景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成功。
●不断振兴城市
加快旧住宅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旧街区改造修复,进一步推进城乡“四管三改、两增一拆”运动和“路长制”、“街长制”。全面实施基于城市政策、土地价格、房价和预期的房地产市场长效管控机制。因地制宜,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的第六步是不断加强科技引导,优化创新
驱动的新环境●推进创新丽江
建设,积极培育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家中小科技企业,努力创建国家文化科技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滇西北野生植物基因库新建了五个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丽江双创中心、金茂创意文化产业园等“双创”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以金山高新区和华平工业园为起点,以丽江古城智慧为切入点,推进“丽江云”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的大数据中心,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数字商务等。,加快一批智能景区、智能城镇和智能服务区建设,实施智能政务、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努力推广“一手机游云南”、“一手机服务商”、“一手机云展”等平台的广泛使用深入实施“千兆光纤进社区,100万亿光纤进农村”工程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现5G网络在主要城区、重点景区、重点工业园区、核心商圈和特色小城镇的全覆盖,力争进入全国第二批5G网络试点城市。
的第七步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
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国有企业治理体制和监督体制。推进财政责任和支出责任分工改革,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能源体制、收费公路等领域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改革。继续降低企业的电力、燃气和物流成本
●商业环境持续改善
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一窗口受理、一应用、一网通办公”积极开展“村民办不到村外事情”试点改革,推动实现更多政府服务事项“手机化”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修订并公布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安全优质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络。
●不断扩大高层开放
积极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引进辐射带动、范围广、质量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市外资金引进和外贸进出口量稳步增长
第八步:加快改善民生,分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重点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各县(区)将重点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新增11000多个城市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得到动态清理。
●加快完成教育卫生服务短板
加快宁蒗第二幼儿园、第二中学、职业教育园、第二中学、华平第二中学等重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村一童建设,支持全市第一中学升级和丽江教师升入高等教育,高中毛入学率提高到90%以上
●推进健康丽江建设
加强医疗保险和医药联动改革,在降低药品价格虚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分级诊疗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完成市级妇幼医院建设,加快市级中医医院建设。实施百名“丽江名医”培养工程和特色人才工程
●加强民生保障
落实社会保险减负政策着力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协调发展模式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与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推进殡葬改革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注重建设符合标准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加快城市游泳池建设,推进社会足球场馆设施建设。办好第十二届省级人民运动会组织实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九步:坚持科学规划的目标,展示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提高立足点,立足长远
,把丽江未来发展纳入全省大局,融入时代特征,全面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要密切关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政策指导,明确丽江发展的历史和战略方向,围绕目标,按照新的发展观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规划“十四五”。
●关注短板、强弱项目、坚实基础区域
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主动上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委,努力打造我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优秀短板。做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确保与国家和省规划有效衔接
丽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和集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