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主席阿代尔·特纳(Adail Turner)表示:“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其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在关键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中国在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到2050年实现经济全面脱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纳是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和英国气候委员会的前任主席。该委员会由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技术专家、金融专家和非政府组织组成。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国之一,也是2015年巴黎协议的主要签署国,有187个国家承诺减少碳排放在美国本月早些时候正式退出协议后,其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特纳说:“为了让世界实现巴黎气候目标,中国必须制定一项战略,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在
到2050年间将净碳排放减少到零实际上可以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变得更强大。特纳还表示:“中国到2050年实现‘全面发展的富裕经济’目标的能力并不受限。相反,它承诺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相反,它将刺激投资和创新,从而加速进步。”"
报告建议中国应通过使用可回收材料,集中精力消除钢铁、水泥和化工等重工业中的碳。其他措施包括公路和铁路服务完全电气化,以及在国际长途航空和航运中使用生物燃料。
报告称,为了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中国需要将其总发电量增加一倍以上。它还需要将太阳能年投资率提高一倍,将风能投资提高三倍或四倍。中国已经采取措施控制其排放量,大大降低了中国许多地方的太阳能价格2017年,它宣布计划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碳市场,以换取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
委员会还呼吁中国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实施强有力的公共政策,以实现零碳目标。
过去1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来看
在过去100年里,2010年之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中国等不发达国家。因此,国际组织应该延长制定碳排放的时间。毕竟,欧洲和美国是上个世界中部工业发展最快、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和其他地区在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如果不考虑时间的重要性,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