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1月8日,“精选不凡华为云2020年度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的主题是“云+人工智能+5G”,旨在为政企智能升级和产业智能转型注入新的活力。国内外的技术专家、科学家和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讨论了5G、云和人工智能的经济发展,并分享了该行业的最新趋势和研究成果。作为国内知名的商业空间平台企业,中国科技大厦总经理曾伟刚在华为云遥感产业峰会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空间云立方体:商业空间的新生态”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中国航天大厦总经理曾伟刚刚发表了主题为太空云立方体:商业空间新生态的演讲。1992-018年,全球空间经济总量约400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占76%一些组织预测,未来全球空间经济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超过万亿美元。在中国国家航天队6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爆炸性增长,基本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为补充的完整产业链。根据《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工业投资报告》,2015年前国内航天公司约有80家,到2018年底,这一数字已达到141家。
,涉及卫星设计、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操作、卫星测量和控制、卫星应用和数据服务等。,近年来已经陆续出现了业内领先的民营企业。曾伟刚表示,在技术框架上,卫星设计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商业航天的前端,而轨道卫星的安全运行是航天器履行其功能的最重要环节,这对卫星地面测控和空间应用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卫星运营增值服务和云服务将是商业空间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小屋总经理曾伟刚刚发表了主题为“太空云立方体:商业空间的新生态”的演讲。对于商业空间从业人员来说,卫星地面信息系统的研发成本高,技术门槛高。迫切需要一套高性能、低成本的运营服务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科技大厦开发了“空间云立方体平台”(space cloud cube platform),在公共云上部署使用小型机的传统测量、运输和控制软件系统,可以为商业空间相关企业提供航天器托管服务、测控站资源管理服务、航天器控制和计算服务、航天器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以及空间资源访问服务企业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实现航天标准化模块产品的快速开发,缩短研发时间,提高使用效率。
岁的曾伟刚在演讲中表示,太空云立方体平台是基于华为公共云环境的全新设计。底层框架服务和上层应用都建立在华为的国产鲲鹏服务器上,具有自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显著优势。此外,研发团队已经在鲲鹏架构上实现了主要的航天器轨道计算功能,可以为航天行业的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速的计算服务,并将系统架构设计和实现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00%在云计算和云存储的祝福下,
“空间云立方体”(Space Cloud Cube)集成了多种功能,可以实现航天器托管、TT&C站资源管理、航天器控制计算、航天器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资源访问等。曾伟刚表示,“太空云立方体”不仅可以满足平台本身的业务需求,还可以被各行各业的用户开发和使用,特别是通过微服务架构构建的控制计算服务。基于这一框架,我们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计算和分析服务,如资源调度、航天器碰撞预警和航天器故障诊断。
”在“空间云立方体”的产品设计、操作和维护中始终遵循我们的商业空间+互联网理念曾伟刚补充道,通过新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太空云立方体”(Space Cloud Cube)充分整合了所有与测量、操作和控制相关的信息,通过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更高效地向用户呈现测量、操作和控制的基本信息。目前,该平台的综合操作界面能够满足80%以上的航天器测量、运行和控制管理的运行和监控要求。记者
了解到,2019年12月20日,由中国智恒北斗豪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智恒豪年中原联合设计的“金水1号(未来1 -1R)”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项目背后数据平台的支持,“空间云立方体”(Space Cloud Cube)提供综合卫星测控和在轨管理服务,各项指标表现优异。
谈到未来规划时,曾伟刚表示,通过前期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和分析,“空间云立方体”平台正在不断完善其功能,以便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此外,如何在空间领域应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规范服务模块,也将是“空间云立方体”(Space Cloud Cube)不断完善自身架构的主要考虑。通过不断的深度培育和技术创新,我们将为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与上下游客户共同打造商业空间生态,帮助中国商业空间从脚跟到脚跟,最终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