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考_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能量和功

1,功

物理学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所以据说力做了机械功(称为“功”)

2和两个功的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行进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物体上的力所做的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x距离,即w = f 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是n m或j

1j物理意义:1 N力,因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距离所做的功是1j

,即1j = 1n× 1m = 1n m

注:在计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是牛(n);距离单位s:米(m);

4,机械工作原理

①使用机械只能节省劳动力或距离,但不能工作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节能在机械中的体现

5,幂

(1)幂概念:在物理学中,单位时间所做的功称为幂

^ 2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工作完成的速度

(3)功率计算公式:power = work/time

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公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4)功率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工作单位是焦耳,时间单位是秒,功率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瓦特,是瓦特的缩写,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瓦特的名字命名的,以纪念他的名字1W= 1 J/s

6,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率

2公式:

3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的功,W=Gh

(4)额外工作:为克服机器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工作

5]总功(W总计):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6]总工作等于努力工作和额外工作的总和,也就是说,总工作=有用工作+额外工作

7,“能量”概念:一个物体有做功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有做功的能力摘要:在物理学中,能量与工作密切相关,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能力。一个物体能做的工作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拥有的能量

2重力势能:物体因被举起而拥有的能量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变形而拥有的能量当

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能做的功就越多,表明它有更大的动能。在同样的速度下,质量越大,物体能做的功就越多,这表明它有很大的动能。

物体举得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所拥有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不规则运动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称为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3)热运动:物体中大量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4)改变身体内能的方法:功和热传递,相当于改变身体的内能。

5]当物体在外部工作时,它的内能减少。当外界对物体起作用时,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上升时,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也降低。所有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是错误的)

征收比热(c):一种物质每单位质量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⑽比热是物质的属性。它不会随着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质相同,比热也相同。

⑾的比热以焦耳/(千克℃)表示,以焦耳每千克摄氏度表示。

⑿水的比热为:C=4.2×103焦耳/(千克℃),即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每千克水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焦耳

⑿热量计算:① Q吸收= =cm(t-t0)=cm△t升(Q吸收为热量吸收,单位为焦耳;c是物体的比热,单位是焦炭/(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较晚的温度。(2)q-discharge = cm(t0-t)= cm△t-drop

⑿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被破坏也不会被创造,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9,内燃机

(1)燃烧值q:某一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1 kg热量,称为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质量=质量或质量= QV;(Q是热,用焦耳表示;q是热值,单位是:焦炭/千克;m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质量),有时气体的热值可以通过q =qv (q =热量,单位: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炭/立方米;v是以立方米为单位的体积)

(3)可以利用内能加热或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外部做功一次,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飞轮旋转两次。

5热机的效率:用于做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之比称为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携带的能量最多。尽量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①摩擦能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光线和小物体的性质摩擦起电本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呈现带电状态

(3)正电荷:与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相同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负电荷:与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相同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

5]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以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

[6]闪电是一种瞬间大规模放电现象

2和

电路:通过连接电源、电器、开关等形成的电路。用电线

(1)每个部件的功能:电器:用电工作电源: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导体:连接电路形成电流通路;

(2)短路:短路是指电线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而不穿过电器的电路。整个电路的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的短路。此时,整个电路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并且电路产生强烈的热量,这可能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我们必须避免短路。在家里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3)绘制的电路图说明了注意事项:(1)使用统一符号;(2)连接线应水平、平坦、垂直。(3)线条应简洁、整齐、美观

(4)路径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电器并且电器用于工作的状态。开路是指电路被切断且没有电流流过电路的状态。

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⑴拆卸法⑶支点法)

九年级上册期考

3,电流

电流指电荷的定向运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的简称,符号1)。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是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是电流方向,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1)安培计读数:查看测量范围,计算两次分数值,读取三次电流表

2连接: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2)使电流从电流表的“+”端流入,从“-”端流出;(3)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范围;(4)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电器并联(注:①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较小的测量范围。对于同一电流表,测量范围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2)在无法估计测量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以先用最大范围测试触摸,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范围)

(3)串联电路的电流特性: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电流特性:并联电路主电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单位:伏特,千伏特,毫伏电源是一种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导致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1)寿命中的公共电压值:1.5V对于干电池;电池电压2V;我国国内电压为220±220伏;;人体安全电压≤ 36V

^ 2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定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定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在物理上,导体对电流的阻断作用的大小称为电阻电阻符号:R

(1)电阻单位:欧姆;符号:ω

2单位转换关系:1ω= 1000kω1kω= 1000kω

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

(1)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②相同的材料和长度,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具有相同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4)对于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电阻常数电阻称为固定电阻可调节的可变电阻称为可变电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是

(1)金属棒:金属棒的电阻很小,两端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2电阻丝:圆柱体缠绕有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电阻值相对较大。标签上的标记“50ω”是指电阻丝两端端子之间的电阻值。

(3)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连接,滑片的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绝缘层被刮去的部分)与电阻丝连接

(4)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在上下连接电路时可以起到电阻变化的作用。连接电路时,应关闭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叶片调整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接到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公式:ⅰ= U/R欧姆定律公式变化:U=IR R=U/IR

10,欧姆定律意味着

欧姆定律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决定”的约束关系

11。伏安电阻测量:

将导体连接到电路,使导体通过电流。电压表用来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用来测量流经灯泡的电流,欧姆定律公式用来计算灯泡电阻。

电功率和

1电功率。电功率(w):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2。电力单位: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是: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电能计量工具:电能表(电能表)

4。电功率计算公式:W=UIt(单位W→焦点(J);U→ v。I→an(a);T→秒)

5。用紫外线=紫外线计算电功率时,注意:①公式中紫外线和紫外线在同一电路中;(2)计算单位时应统一;(3)已知第四个量可以由任意三个量获得。

6。以下公式也可用于计算电功率:W = I2RTw =铂;Q =它(Q是功率);

7。电功率(p):单位时间电流所做的功单位是:瓦特(国际);常用单位为:kw

8。电功率计算公式:功率=瓦特/吨=用户界面(单位为功率→瓦特(W);W→焦炭(j);T→秒。U→ v。我→安(甲)

9。计算单位应统一。①如果W用焦炭,T用秒,P的单位是瓦特;(2)如果W用千瓦小时,T用小时,那么P用千瓦表示。

10。正确的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率:P=I2R和P = U2/R

11。额定电压(U0):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施加在消费者身上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实际电压下电器的功率铀> U0时为

,p > P0光线很亮,容易燃烧。U < U0时为

,p < P0光线很暗,当U = U0时为

,然后p = P0正常发光

(如果在不同电压下使用相同的电阻器或灯泡,则有;例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1/4。示例“220V100W瓦”是指如果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功率为100瓦的灯泡连接到110伏电路,实际功率为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幂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其中单位为Q→焦耳;I→an(a);R→欧洲(ω);T→秒)

17。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所做的所有功(电功)都用来产生热量(电加热)时,有W=Q,可以用电功公式计算出Q(例如电加热器,电阻是这样的这篇文章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