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8月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2019年重大民生问题实施情况”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截至2019年底,我省50所县(市)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估,圆满完成了“加快县(市)人民医院升级”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大病不离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由省委书记兼省卫生委员会主任菅直人主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海龙、省财政厅副厅长杨文学、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夏志胜、祁县人民医院院长冯文学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云龙主持新闻发布会解决群众的困难。县医疗中心
成立。县(市)人民医院作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和连接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枢纽,不仅承担全省70%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疑难疾病的应急救援和转诊任务,而且是实施分级诊疗体系和医学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我省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高质量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为此,省委、省政府将在2019年把提高县(市)人民医院的质量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实际工作。省委、省政府将依托县(市)人民医院,建设以县为基础、影响周边地区、功能完善、满足基本需求的县级医疗中心。50所医院将于2019年建成,并将于2020年全部覆盖通过强化政府责任,以强化基层、促进健康为重点,保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以基层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和健康水平差距。1992年019年,全省卫生系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与省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医疗保险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河南省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任务和总体目标。密切关注责任落实,2019年建立了省级民生实际工作合同制。省卫生厅领导分别联系了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辖县(市),各职能办公室将合同划分为50个县(市)
相关责任司局也积极推进“加快县(市)人民医院升级”民生重点工作省发改委在项目规划、协调建设和资金支持方面积极向县级医院倾斜。省财政厅建立了民生月报制度,确保县级医疗中心民生项目资金不打折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积极探索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进一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活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立了项目县(市)领导小组,由县长牵头,分管县长,负责卫生、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定期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队伍建设、人员配备、经费、设施设备更新等实际问题。
解除人民后顾之忧,创造工作有效
目前,50所县(市)人民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50所县(市)人民医院基本实现了分类诊疗疾病目录甲类100种疾病和乙类50种疾病县医院就诊率逐步提高,50个县中有28个县的就诊率超过90%,占56%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的信息,14个县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达到了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的推荐标准。
同时,50所县(市)人民医院全部接入全省综合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成像、远程心电诊断等功能,使当地人民能够享受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而不离开家园。夏莲所有乡(镇)医院都可以开展远程会诊、影像和心电诊断,为全县医疗社区的全面实施奠定了信息基础。
此外,50所县(市)人民医院完善了院前和院内衔接机制,畅通了危重病人急救“绿色通道”,提供了无缝急救服务。积极创建胸痛中心、中风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治疗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治疗中心,构建多学科联合、信息共享、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救和危重医疗系统。
2020年,河南省计划在2020年将其余51所县(市)人民医院和4所县(市)中医医院的质量提升为重点民生问题到今年年底,全省所有县(市)人民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部分县(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带动了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基本实现了大病不离县的目标。我是人民网的记者。菅直人的“加快县(市)人民医院升级”是什么意思?它在深化医疗改革、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省卫生委员会主任菅直人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医疗保健行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明显的变化,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供给不足的问题。县作为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原的进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时期,有效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成为核心任务。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政府责任、注重加强基层和促进健康来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福利。以基层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水平差距,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县(市)人民医院作为农村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和连接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枢纽,不仅承担全省70%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急重症抢救和疑难疾病转诊任务,而且是实施分级诊疗体系和医学会建设的关键环节, 这对促进全民健康,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用改革的方法突破资源瓶颈,优化配置结构,持续准确努力,满足发展需要、基层期望和人民愿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为河南省亿万人民提供健康保障。我是中国新闻社的记者。请问李海龙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快县(市)人民医院的升级?
李海龙省人民社会事务厅副厅长:
为了加快县(市)人民医院的升级,我们积极探索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活力。在
人事制度方面,我省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岗位结构比例宏观调控措施,设立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专项岗位,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保障和落实医院等各类事业单位的就业自主权。
.1是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高、中级岗位比例将分别比原标准提高5%,允许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设立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2是实行工作地点动态调整机制在医疗卫生机构保持相对稳定的岗位设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人才引进、职责变化和职业发展岗位需求,独立调整岗位设置,不断优化岗位结构。
.3为人才引进和岗位就业开辟绿色通道为开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现场办公室和网上绿色渠道,省委组织部和省委编办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决策权的通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引进不占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的急需高层次人才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设立专门岗位
.4是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将转移到省级城市,审查权将先后转移到郑州、焦作、开封、洛阳、濮阳、三门峡六个省级城市。下一步是按照“一个成熟,一个分散”的原则,逐步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省辖市,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面向农村全科医生的职称政策。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居民或执业范围为全科医生的临床医生,在取得全科医生中级职称后,将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10年。他们将免于高级职称的专业考试,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可直接授予副高级职称。
薪酬体系
继续组织开展公立医院薪酬体系改革试点工作。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共选择42家试点医院,探索和完善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体系。各地积极探索完善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额,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加强对医院和责任人的考核,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大部分试点医院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得到有效提高,分配机制更加合理,工作量和服务量考核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我们将按照国家、省、省政府的部署,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额核定方法,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引导公立医院进一步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法,建立和完善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知识价值取向的薪酬体系。
县级医院是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领导者,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加强县级人民医院的升级和县级医疗中心的建设,对于提高全县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较复杂、较困难的重特大疾病的诊疗水平,确保全县治愈率达到90%,基本实现重特大疾病患者不能离开县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发改委高度重视县级医院建设,在项目规划、协调建设和资金支持方面积极向县级医院倾斜。一是制定一个好计划与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了河南省国家卫生安全工程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计划实施175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实现全省县级医院的全覆盖。项目储备集中在贫困地区和人口众多的县,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推进建设组织地方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绿色通道开展前期工作,及时办理规划、土地、项目审批和财务审查等前期手续,加快县级医院建设进度第三,加大支持力度2016年以来,中央预算共拨款59亿元,各地区共拨款66亿元,支持134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重点增加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妇产科、儿科、中医药、精神疾病、老年病等床位。新增床位近3万张。目前,这些项目已经陆续建成投产,大大改善了县级医院的手术室设施,提高了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了县级人民医院的升级,为实现全县90%的医疗救治率提供了设施保障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请问祁县人民医院院长冯文雪,在升级建设县医疗中心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祁县人民医院院长冯文雪回答:
通过2019年实施重大民生问题,我院获得了发展腾飞的翅膀,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有效满足了县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资料来源:河南省卫生委员会宣传部编辑: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