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银保监会在有关部门研究中制定的《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于2019年12月30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近期由多个部门共同发行。 1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例行政策吹风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保险业将加强制度供给,补充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等短板,创新产品,改善服务,满足人民健康、养老、教育方面的保险保障需求。
黄洪绍介:“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
——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 扩大税优健康保险产品范围,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医疗、疾病、护理、生育等综合保障服务。 截至2025年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兆元。
——积极发展多种商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 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扩大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实现长期保险价值增值。 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为投保者积累6万亿元的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
——大力发展教育、育儿、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商业保险。 有序发展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人员和残疾人普通保险,创新开发符合创业企业、科学创业企业和新行业员工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业务。
——支持保险资金健康、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为社会服务领域提供长期资本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完善保险市场体系。 完善保险监管政策,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市场结构。
据银保监会人身保险部负责人介绍,“市场上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购买的产品数以千计,但仍无法满足社会上旺盛的保险需求。”现在出售给老年人的保险产品多数都是基于普通产品,只是放宽了保险年龄和保险条件的限制,实际上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 另外,保险金额相同的保险产品,老年人保险费可能达到中老年人的10倍,保险时还有另一个局限——相当多的老年人身体不适不能通过核保险,不能保险重大的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产品。
黄洪表示,本次“意见”是行业研发价格适中、责任灵活、服务有效推进老年人专用保险产品,优化老年人住宅逆向抵押养老保险支持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保险业要重视“一老一小”的商业保险需求,兼顾质量、量,深入挖掘这三亿五千万大市场”,黄洪表示,下列银保监会将制定指导意见,要求各保险公司结合老年人风险特征和需求特征,开发专用产品,赢得政策支持
“老年人是困难群体,银保监会加强市场监督,切实保护老年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定价机制、责任范围、销售宣传和索赔服务等几个阶段开始,严禁销售错误。 黄洪表示。
自2018年4月以来,银行保监会三次共发布34项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 其中涉及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措施14项,放宽和取消外资控股比例,放宽外资机构总资产、经营年限、股东资质等限制。 根据相关法规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合资生命保险公司外资的比例将达到100%。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将继续坚定履行开放承诺,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建设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销环境。 “2019年外资保险机构开业5家。 外资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引进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经营技术,为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完善市场体系,促进行业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黄洪表示,商业养老保险具有长期锁定、收益保证、终身领取、结算平衡四大特点,是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 他强调整个行业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切实确保居民的养老金和人寿保险金。 一是加快养老生命表等基础制度建设,使养老保险产品价格更加科学准确,二是加强资金运用监督。 加强养老保险资金运用包括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在内的商业养老保险资金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对为重大项目投资、民生工程建设提供绿色渠道和优先支持的养老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等规则制度。
“总之,从负债到资产,要形成整个过程的监督体系,确保国民养老金、人寿保险金的绝对安全。”黄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