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0日,西安市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系列报告: 70年来,西安经历天翻地复的变化,贫困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百业疲软后经济部门基本完善,规划
30岁就站立——解放初期的30年
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来,西安经济发展经历了波澜,但仍取得了显着成绩,实现了“三十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确立了“二、三、一”的经济结构,确立了工业主导地位,为今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这30年,从1949年到1978年,西安GDP年均增长8.0%,经济总量扩大,1978年全市GDP达到25.35亿元,产业结构进入最佳轨道,三级产业结构从解放初期的60.3:18.0:21.7到1978年的19.1:57.5 30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39.5个百分点,上升1.7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从建国初期的18.0%上升到54.7%,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显示西安国民经济从传统农业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着成绩。
四十困惑——改革开放四十年
在随后的40年里,西安越来越成熟,以“四十不知”的智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结构优化,在各项政策指导下,经历了西安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最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最好的新时期。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西安将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走向增速转移、经济变革、深化供方结构性改革的新阶段,西安经济将沿着创新发展新路径继续破浪前进。
回顾事实解释的道理,数字证据的激变,改革开放的40年,西安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从数量规模来看,1979年改革开放初,西安的经济规模仅为25.35亿元,而到2018年,累计产值达到8349.86亿元,比1949年(1.89亿元)高出80 %
2018年大西安建设全面启动,西安经济总量突破8千亿元,达8349.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超过沈阳、济南和大连,跃居第九位,在重点城市中超过唐山、合肥和烟台,实现了历史性跃进。 GDP的增长率为8.2%,从2017年开始为第9位,跃居第1位。
经济增长保持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
1979年至2018年,西安总产量年均增长12.0%,比全国(9.5% )、全省( 10.7% )平均增长2.4个百分点,超过1.2个百分点。
人均GDP快速增长,总量超过万美元。 2018年人均GDP达到85114元,年均增长11.8%。
经济外向度大幅度提高,开放结构扩大。 2018年西安市进出口总额3303.87亿元,是1987年(有数据记录的第一年)的62倍。
非公有经济从补充到支持,最具市场活力的创新主体占有较高地位。 非公共经济作为西安调整结构的重要推动力,在推进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西安经济实现新飞跃的强大力量。 2008年全市非公有经济增长额超过1000亿元阶段,2012年和2015年超过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3962.95亿元,非公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把稳定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第一位,不放慢速度,努力提高质量。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机遇中,西安以高端化、多样性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积极构建适合国际化大城市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飞跃。
服务业引领经济大盘,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经济中的领导作用,是供方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西安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人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力、科技等领域的经济贡献作用,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在经济中的领导作用,2018年服务业增值GDD
传统优势进一步升级,硬件技术显示出卓越的能力。 2018年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增长673.1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长35.9%,增长15.8%,增长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力装备制造、航天装备制造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2.1%、13.4%、19.3%、16.4%。
新兴产业状态持续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2017年全市有电子商务销售企业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579.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电子商务购买企业电子商务购买金额40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2017年,全市“五上”企业拥有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226.5%,电子商务平台13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85.7%。
西安新闻业全媒体首席记者梁璟为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