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钟声敲响,21世纪进入第三十年。 1990年出生的“90后”成立之年,他们逐渐脱去青涩成熟。 他们与祖父那一代、父亲那一代甚至“80后”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影响着社会。
特别是对金钱的观念,“90后”们确实不同。 最近,一篇文章以漫画的形式描写了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的消费观,真的被深思。
“800件衣服可以买,8件运费不行”“在超市买东西,不能买购物袋”“在外面吃饭,在外面吃饭,都不够减少”……看到这样的总结,有时候捧腹大笑,买的话就不买之间总是存在着“反差萌”的存在 但是,这表明“90后”的消费观确实不同。
追求精致的生活,没有钱只是处于次要位置。 与父辈不同的是,不要冤枉自己。 赚的可能不多,但生活要精明。 疲劳的时候喝牛奶茶,买手机喜欢的东西,买衣服整齐的东西,欺骗这个词在对“90后”的生活的追求中没有出现。 我可能为此而背负债务。 因此,很多“90后”在外面很开朗,有时回家吃杯面,过着节俭的日子。 尽管如此,“90后”还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先消费,用未来的钱买现在的乐趣。 信用卡的消费不适合上了年纪的人,在他们看来,信用卡只是一张卡,是为了减少持有现金。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可以先消费的卡片,可以用将来的钱购买商品和服务,享受现在。 周围的年轻朋友们在还款的时候会尖叫,在银行的信用卡之间经常会看到“填空”。
互联网的忠实用户。 购买淘宝、天猫、京东,使用蚂蚁花歌、借歌、京东白条等网络金融产品,年轻人在网络影响下拥有新的消费模式。 中国的互联网土着人“90后”在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上有着自然的优势。 2019年,在现场直播中商品兴起,通过推荐网红购买产品成为热潮,网络的影响力对年轻人来说并不深远。 但是,同样使用“套期保值”“校园贷款”等金融产品的年轻人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投资和理财。 比起父母,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更加详细地计划着自己的金钱。 老年人可以选择更多的存款,买房地产,年轻人可以选择更多的原始选择,炒股,买基金,买资产管理。 钱不能放在那里。 你应该把钱拿出来用现金。 例如,买房子时,年轻人倾向于使用贷款。 这样可以节约一部分钱投资,偿还所得收益。 我没有花自己的工资之类的收入。 生活没有必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九十后”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而生长的人们,消费主义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远。 “90后”正在成长为社会的中流支柱,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包括消费观在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消费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未来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更倾向于年轻人,在消费领域可以说是“年轻人夺天下”。 (张一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1月06日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