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实验区的意义_改革创新引领南海建设 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城乡融合实验区的意义

千灯湖。

前几天举行的重点建议监事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阎椤波用“重任”一词形容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责任与机遇并存,阎欢波指出,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突破口,南海实现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服务提升,进一步探索城乡融合,走适合南海的农村振兴发展道路。

作为广东唯一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的创新实验区,南海如何摆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不仅是推动新时期南海改革开放重新出发的必由之路,更深刻的意义是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探索。

新定位

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今年7月11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研究和原则通过南海区建立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之后,7月31日,省委正式批准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区目前是全省唯一一个

省委改革委员会认可文件,实验区建设是推进创造型领导型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广东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一核一带”地区发展新格局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的重要内容, 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提高城乡发展平衡性,探索广东港澳大湾区全球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实验区建设动员会上,南海区副书记、区长顾耀辉发表了动员演讲。 南海动员全区域,将实验区建设作为新时期南海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弘扬改革精神,加强责任担当,落实,寻求突破,全面启动实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南海,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新经验。 顾耀辉说。

顾耀辉认为,建设实验区是推进广东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科学途径,是推进新时期南海改革开放起步的必然途径,迅速启动,全面推进实验区建设,促进城乡全面融合、整体发展,为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新鲜经验。

深思熟虑

“无城无城无乡”的问题

对南海来说,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意味着什么? 在解决这个命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被强调为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强调,成为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短板。

数据显示,南海目前村级工业园区612个,占地面积18.9万亩,占全区现有工业用地的58%,工业产值不到10%,平均容积率仅为0.49,占地面积多,能耗高,污染大,产值少,事故多,形态差。 村级工业园区在为南海发展作出历史贡献的同时,也成为南海今后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

“城不城,乡不乡”城市的面貌,直接影响着南海整体的居住环境质量。 过去重视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经济效益,集中农村土地支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农村发展缺乏系统设计,缺乏对象性、系统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此外,南海投入农业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资金较少,土地指标也基本用于二三产业,农村面貌、环卫、租赁住宅等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如今南海岭南特色乡村景观逐渐消失,宅基地建设管理困难,村民建造大量住宅获得租赁收入,“两违”建筑库存大,“一线天”“握手楼”居多。 城乡道路、厕所、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标准存在明显差异。

制定行动

走南海特色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从“城不城,乡不乡”现状看破局面,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未来将围绕“实施一个提升,推进两块,构建三个结构”构想,强调重点,深化改革,努力使南海“城乡为城乡”。 “实施一个提升”是提高城市功能,提高城市乡村辐射推进能力,“推进两块”是联合推进和平工业园区改造和和平乡村振兴,“构建三块”是党建领导基础管理重建的新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新

走这条“南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南海有相当多的创新措施。

南海积极利用广东省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验,全面修订南海区“三旧”改造政策主要文件,引领、扶持、推进政策,为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实践借鉴。 新政的主要亮点是进一步提高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奖励标准,通过联动改造推进“工改工程”,通过混合开发推进改造,允许产业住宅产权分销等。

为了提高农村集体入市意愿,充分利用低效建设用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改善城乡面貌,南海区建议在集体土地区域综合整治范围内探索实施集体和国有建设用地“混合开发”模式。 即在城乡建设用地供应环节,收益属于村集团库存建设用地,通过“三旧”改造部分转为国有建设用地,与留有集团性质的经营建设用地一起实施土地统筹供应、统筹建设。

在此过程中,政府引导村民集团将集团建设用地的一部分转变为公共设施用途,开垦农地,建立了“国有”+“集团”-“住宅”+“产业”-“转让”+“租赁”三个层次的“混合开发”模式,使得单一生产功能的地区块体具有住宅、商服、生产、休闲等功能

此外,南海按照浙江富阳文村、东梓关村等美丽乡村的设计建设标准,建设了10个改造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示范指导作用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特色示范村(居),通过示范指导,将全区生态导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新水平。

南海借鉴浙江省驻城规划师、成都农村规划师等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南海乃至珠三角地区设计师驻城、驻村服务模式,探索乡村设计师制度的实施,旨在总结符合地区实际、可推广的设计农村组织模式和支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集中更大的力量共同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的创新实验区,在南海创新新时代联系大众工作,积极组织密切的三级党,密切党群关系。 南海最初在丹巢、里水进行试验性实施。 数据显示,目前在南海建立了5156个网格党组,各党组有党员8.5人,服务大众233户(包括非户籍)联系。

制版:杨存海崔智超刘蔡林

文章来源于南都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