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非公开_兆易创新即将流片DRAM,本土内存突破点愈加清晰

原题:兆易革新即将流向DRAM,本土内存的突破点越来越清晰

今年9月,兆易创新在公告中宣布增加43亿元,规划DRAM芯片的自我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10月1日,该公司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的预案公告,公布了将扣除发行费用的资金净额用于DRAM芯片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DRAM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预计投资39.92亿元,募集资金预计投入33.24亿元。 兆易创新计划通过该项目开发1X-nm工艺的DRAM,具体包括DDR3、LPDDR3、DDR4、LPDDR4系列的DRAM芯片。 从整个行业来看,经历了长期的竞争交替和路线选择后,DRAM技术稳定在基于DDR的发展路线上。 从DDR到DDR2、DDR3,目前市场上流行的DRAM规格为DDR4/LPDDR4。 根据IDC的统计,按发货量分配的话,DDR4的比率达到42%,接近DDR3的比率( 47% )。

根据兆易创新,在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内存领域的产品结构,并根据NOR Flash、NAND Flash进入DRAM内存芯片。 项目完成后,兆易创新掌握DRAM技术,具备DRAM产品的设计能力。

事实上,2017年10月,兆易创新宣布与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公司(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19nm的12英寸存储晶片(包括DRAM )研发项目。 预算约为180亿元人民币。

根据能力承诺,该项目的研发和生产出的DRAM芯片,为了满足该客户的需求,优先提供创新销售的该项目,优先接受先兆创新的DRAM代理需求,为该产品的流式传输、生产提供支持。

最近几天,兆易创新揭示了该项目的具体计划: DRAM的第一个芯片2021年完成了客户验证,到2025年实现了批量生产。

嵌入式DRAM播放器福音

目前,在中国大陆,许多IC设计公司都侧重于开发小容量flash (包括NAND和NOR ),主要面临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同时有些制造商还制作了小容量DRAM,主要面临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与其他几家国际存储器巨头(三星、SK海克力士、美光等)不同,三星、SK海克力士、美光以大容量DRAM的设计和生产为主,面临的市场主要是智能手机、数据中心、云计算等。

兆易创新是大陆地区内存芯片的代表性企业,该公司除了生产NOR Flash芯片之外,还开发了NAND Flash,以同样的低容量产品为主(1Gb、2Gb ),主要面临嵌入式应用市场。 与此同时,该公司Flash芯片下游的顾客与DRAM的一致度高,NAND Flash与NOR Flash不同,NOR具有执行速度快,可以当场执行的特征,通常不需要DRAM,但NAND必须与DRAM并用。 因此,进军DRAM事业也是合理的选择。 该公司的DRAM和合肥长鑫的定位不同,两家不对立。 为了兆易的DRAM业务,主要以嵌入式应用程序市场为对象。

在嵌入式市场中,如果操作系统(例如安卓4.0 )不适合NOR FLASH,则必须使用SLC NAND。 SLC NAND在发出代码时,需要执行DRAM,这里一般是小容量的DRAM。

未来的智能发展,操作系统越来越大,加入代码的空间也必须尽量大。 这需要更多的NAND Flash,并相应地增加了对DRAM的需求。

此外,随着物联网应用程序的落地,特别是在边缘,对性价比的要求日益增加,需要适当的NAND和适当的DRAM,在必须在充分确保容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情况下,需要适当的中低容量嵌入式DRAM 因此,物联网的兴起也为嵌入式DRAM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目前,世界DRAM芯片市场基本上被三星、SK海格力斯、美光等巨头所垄断。 除了资金和技术限制外,起步晚,中国大陆地区DRAM企业数量少,且多企业规模小,产品相对落后。

但同时,存储是一个大市场,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垄断,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对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需求不断扩大。 其中DRAM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业界结构的演变和存储大型企业集中于大容量市场,客观转让中小容量DRAM芯片市场,为相应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目前,出货量大的中小容量DRAM厂商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包括南亚科技、力晶和华邦电。

突破的机会

内存特别是DRAM技术和专利壁垒很大,这也是多年来困扰中国大陆内存芯片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但这也不牢固。 之后厂家能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适时定位市场,加上资金保障,还能开拓我们自身所属的DRAM世界。

开拓中小容量的DRAM市场是个好选择。 首先,如前所述,有市场发展潜力。 其次,避免和三星、美光等大公司的正面交战,关注国际大公司放弃的市场,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该市场规模在100亿美元左右,估计其中70%在中国。 这样,我们的国内企业更接近市场,这是先天的优势。

这是国内所有存储芯片公司的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目前,中低容量的DRAM芯片主要集中在DDR3上。

对于国内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来说,看待市场机遇当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练习自己的内功,在提高产品性价比的同时,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上多下功夫,找到自己的位置。

市场前景

在现在的DRAM市场上,三星、美光、SK海格力士从20nm进入1Z-nm,台湾地区的制造商除南亚科外,主要采用38nm的程序。 过程推进的延迟和记忆密度的增加直接降低了DRAM综合比特供给的增长率。

从产量方面来看,世界DRAM的产能和切片量从2013~2017年供应方来看是产能平台期,整体产能稳定,20nm工艺逐渐提高。 DRAM的价格在这个时期之前下降,主要是通过提高消化前的工艺来释放生产能力。

到了2018年,三星和SK海格力斯都小幅度扩大,迅速填补了市场需求的缺口,世界DRAM产业逐渐进入下行周期,到2019年下半年为止都处于降价状态。 但是到了年底,DRAM的价格逐渐稳定下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机构预计2020年上半年世界DRAM市场将全面恢复,价格将会下跌。

2020年以来,5G、AI和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成为拉动半导体产业复苏的重要力量,其中确定了DRAM市场整体向上的趋势。

汛船偏高,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小容量DRAM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势头,这为中国大陆的DRAM企业实现增加了平衡。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