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专利保护_南昌市召开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

中国对专利保护

为缩短专利申请周期、缩短专利处理期限、降低知识产权权成本、提高知识产权权利效率,2018年10月23日江西省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 一年来,南昌市面向中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开展“三速”“一协”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免费公益服务,对促进南昌市企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12月19日上午,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速”“一协”工作机构召开记者招待会。

一、“三速”“一协”机制的主要内容

“三速”是专利的迅速授权、迅速确认权和迅速维权,合作解决各种知识产权纠纷。

(一)快速许可证。 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在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审核后,通过平台系统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快速审核。 与普通频道专利申请相比,南昌市专利申请绿色频道授权时间可缩短70%以上。

(二)迅速确认权。 包括专利快速复审、快速撤销、专利权评估报告预审服务。 通过南昌市快速确认权绿色渠道,处理期限大大缩短,申请人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处理的各项申请成本也降低了。

(三)快速维权。 专利权经常面临成本高、联系机制不健全、周期长等难题,困扰着创新主体。 该机制可以结合自身的预审、确认权和专利技术优势,有效建立行政保护、刑事司法保护、仲裁调解保护和保护之间的联系机制,根据当事人的维权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多元纠纷解决途径,最终实现维权快速、效率、低成本的目的。

(四)协同保护。 南昌市建立行政执法、仲裁调解和司法关系联动的协同保护机制,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作,一站式共同保护大平台,创新主体“最多一次”就可以获得所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综合服务。

二、“三速”“一协”机制的效果

(一)在迅速授权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大幅增长;

专利申请通过迅速批准绿色渠道,可以缩短70%以上的批准时间,创新主体可以接受专业指导,增加专利批准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创新成果。 迄今为止,已有345家企业通过该机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取得成功记录,其中,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13家,大学和科研院所20家,国有企业34家,民营企业278家,为南昌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奠定了基础。 在注册企业中,355项专利申请已提交南昌保护中心预审,80项专利得到迅速批准。

迅速批准的专利可以迅速转化为产品,带来良好的社会利益,帮助企业迅速占领市场。 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减腹消脂中药水凝胶”的发明专利通过绿色专利许可途径得到了迅速许可,该专利的成功许可支持我院参加全国中医药大学“网络+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取得了良好成绩。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专利同样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认可,专利处方临床30多年,累计服务患者超过20万人,总有效率达到97%以上。 南昌黑鲨科技公司核心产品发明快速批准后,支持产品转型、产品维权,应用本专利的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上市4个月多销售10万台,销售额达3.5亿元,本年销售额37万件,销售额11.4亿元。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有三项快速授权专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年销售额均在5万辆左右,产值均在6000万元左右。 江西联盟获得光科技公司专利批准后,应用该专利的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年销售额为5000万件,销售额为8亿元。

专利授权绿色渠道还吸引地方企业和专家向南昌申请专利。 为了享受南昌绿色通道,地方企业江西景德药业等在南昌开设分公司,部分专利通过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出申请,目前院士2名,赣乡“555”英才工程领导人1名专利通过预审迅速获得批准。

(二)以协同保护为手段,建设法治化经营者环境

为保护知识产权,2019年4月23日,南昌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成立,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新的解决办法2019年12月3日,南昌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仲裁委员会正式成立,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开始。

2019年11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了司法案件专利侵权咨询考试,帮助法院做出专业、公正的判决。 例如,北京一科技公司向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江苏一科技公司在九江销售设置的除油除铁系统侵犯了“陶瓷膜过滤器回收净化高温结露水系统”的发明专利。 相关技术问题非常专业,为了结合实际和专业知识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判决,市中院在审前让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技术人员参与现场技术比较活动,发行了专业咨询意见书。 南昌知识产权法院首次邀请技术专家参加专利案件现场技术比较。 协同保护机构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三)以发展服务为宗旨,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启动专利导航项目。 今年南昌市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N公司重点企业专利导航项目”,成为江西省首个专利导航项目。 该项目完成后,通过分析专利中包含的技术、法律和市场信息,可以正确把握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为企业培养人才、合作创新、资源配置、研发方向提供指导,南昌市规划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等提供参考。 二是实地调查补充企业的短板。 南昌市已经面向全市千馀人召开了20多场业务对接交流会,就“三速”“一协”的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和交流,同时开始了“保护知识产权百家企业行”活动,在小青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红谷滩新区等10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开展了现场服务 三是服务链加强发展基础。 为了更好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南昌市引进了“中规(北京)认证公司”等知识产权服务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链。 四是平民行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在错误的时间实施落后服务,以确保各企业事业单位能够在非上班时间进行工作、工作、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三速”“一协”机制

(一)扩大预审领域,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和变革升级。 其次,南昌市在知识产权专利保护预审领域从中医药和电子信息两个产业扩展到生物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药、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三个产业。 扩大预审领域将使南昌市众多行业享有专利保护“三速”“一协”服务,激发企业创新意愿,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和变革升级,推动南昌市与国家重要战略配置对接,形成知识产权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对接政策的协同效应。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专利保护工作水平。 在“三速”、“一协”机制的落实中,需要引进全国紧缺的复合型专利审查人才。 “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足的应急人才计划实施暂行办法”是南昌市为吸引这类人才特别制定的政策,优惠政策包括业绩工资是全市事业单位平均业绩工资的2.5倍,全体人员发放30万元的安家补助金等。 南昌市继续实行优惠政策,人才至关重要,吸引人才定居,加快人才培养,建立全国一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三)进行专利再审远程审理,推动迅速开展确认权业务。 2019年11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南昌进行专利无效事件的远程视频审判成功。 这是江西省知识产权远程视频审判第一案。 今后南昌市企业不必远赴北京,在家门口可以进行专利复审和无效审理。 南昌市进一步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再审和无效审理部对接,在推进再审无效巡回口审和侵权无效联合审理的同时,将专利预审业务从授权预审扩展到无效再审,实现迅速有效的权利。

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法治化事业者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速”“一协”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免费公益服务,在南昌市建设法治化经营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巩固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优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坚定推进,继续扩大强调快速认可、快速确认权和快速维权优势的沟通合作,实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全面突破,着力建立健全的社会共同管理模式,认识 (汪明刘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