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于1月4日讯(记者建军通信员徐宁)。 “15分钟没想到医生赶到了。 没想到在电车里可以实施急救。 多亏青岛即墨老师们,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淄博来的王先生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
2019年12月31日,结束威海访问的王先生计划乘坐12:34分钟G478次列车(威海-北京南)返回淄博,途中经过即墨蓝村时,突然由于胶济客专业胶州北高密度间的铁路桥超限事故桥变形,铁道部立即制定紧急预案,中断铁路车,修理桥 67岁的小王平时患有心脏病,车窗密封,长时间停留后,小王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呼吸困难,呼吸短促,越来越严重,没药的小王想在紧急情况下给予120号急救。 这时是傍晚6点,附近的南泉卫生院急救科的值班人员接到救援电话后马上行动,距离移动车停留的地方最近的即墨站约3公里,因此在车站前停车场停车后,徒步穿过车站,带着担架在摇晃的线路上行驶。
“我们没想过要不要扭脚,要不要敲门,就想马上上火车把药给他。 我觉得现在还很危险”南泉卫生院急救科负责人肖翼告诉我。 经过长达六里的徒步旅行,出发后将药品送到小王手中,仅用了15分钟,就创造了拼命救助的新速度。 救伤尽管是医务人员的本职工作,但在艰苦的特殊环境下坚守初心,竭尽全力,交换患者的平安与健康,向南泉卫生院的急救医务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