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的一一_向着诗和远方,砥砺前行 一一浠水县丁司垱小学华丽转身掠影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张丹)说:“花儿笑了,鸟儿唱歌,夸耀校园的新姿态。 草绿花红树林立,塑料跑道宽阔。 大操场很干净,体育健儿很英雄。 篮球,足球,每个人都有优秀的手腕。 综合大楼、拔地、功能教室建设、远程教育多媒体。 学国学,懂礼仪,琴棋书画多才多艺,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资源共享国策好。 」这个校园民谣演奏了涧水县丁司垭小学美丽的脱变变奏曲。

2009年,笔者因工作需要转入涣水县丁司垭小学。 10年过去了,作为学校发展的证人、参加者,校园的美化、净化、光明在深深地震撼着自己的同时,也引以为豪。

鼓励和努力,是力量和决心的代言人。 时如荏苒,岁月如金,风雨兼行十馀年,力量凝聚,决心烙印已深埋丁小人心,成为传承、不畏困难与鼓励的铮铮发誓。

2009年2月,笔者第一次进入丁司垭小学,映入眼帘的是水洼和水坑,四周的围墙被风吹得淅淅沥沥的一栋教学楼,1980年代末的砖瓦建筑是教师宿舍,旧的两层建筑是学生宿舍。 校园的面积很大,但很宽敞,很寂寞。

学校里的一一

现在一进丁司垭小学,就看到花木变田埂,绿树变树荫,孩子们在塑料地里玩得很开心。 再往里走,宽敞的教师转动房间,功能教室整齐的综合大楼一个接一个地进入眼前的教室,进入新的桌子和椅子,然后进入班通,让教师们随时共享资源。

学校里的一一

十年间,学校换了三个校长。 每个校长都以丁小的发展为自己的任务,争取项目,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的运营条件,陆续建设运动场、教师办公室、综合楼、厕所等,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要改善校园的情况,学校还要双手抓住学生的成绩,抓住学生的素质教育。 从2012年开始,学校招收近20名新机制教师,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从43岁降到38岁。 年轻教师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年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学期镇教育总支部组织期末评估,丁司垭小学各科成绩排名第一。 另外,县教育局组织的选拔中,综合成绩一直名列前三。

2013年,该校成立了乡村学校的少年宫(现在成为社团活动),是涧水县最早成立少年宫的学校之一。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分为上段组和下段组,设立篮球、足迹、绘画、舞蹈、读书、书法、象棋等20多个兴趣组,选择学生自己参加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特长。 如今,社团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2017年接受“三化三改”检查时,全校师生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深受来参观的领导和专家好评,给予了“丁司垭小学是榜样”的高度评价。

2019年,武汉闻一多财团和上海爱梦公益财团共同建立的“梦教室”,为全校教师和学生开设了新的窗口。 “问题比回答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这三个核心理念,是多样开放宽容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期待学习,自主学习,享受学习。

作为丁小人,我们一定要上下齐心,铭记使命,克服困难,鼓励前进。

(实习生:岳黎雪)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