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名城文化深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 苏州成为电影比赛的发源地,水流出水道。
第一回苏州美术画募集要项启事1919
从2020年1月1日起,“回顾江南—苏州美术画大会百周年特展”以展示作品和文献的形式,在20世纪上半叶古今文化冲突、中西文明融合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中国早期美术展览的姿态,如何研究其新的艺术传播形式,适应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思潮、美育理念
苏州美术绘画比赛是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相结合的为数不多的社团之一。 1918年,颜文梁、金松岑、徐亚尔、杨左匂、葛富恩、潘振霄等人共同开办苏州美术绘画大会,抱着复兴中国美术文化、提倡美术教育、提高国民艺术素质的远景。
1919年1月1日,苏州美术画比赛首次举办,各地学校美术团体参展。 展品有中国画、水彩、钢笔、木炭画、漆画、照片着色、刺绣等工艺品,被称为“美丽而美丽”。 虽然是草创,陈列还不完备,但是绘画比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苏州美术画比赛突破了传统的“文人雅集”隐私艺术交流方式,以美术展的形式开始把中国美术交流转向公共空间,成为实现公共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平台。 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现代美术展览的创始人。
苏州美术画比赛以大众美育为宗旨,平民可以在公共场所看到各种艺术作品。 据当时的《苏州明报》报道,绘画比赛每年在元旦举行,期限为14天,每天参观展览会500人以上、25次,累计达到约20万人。
在历届展览中,苏州美术画比赛对美术展览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成为我国现代美术展览方式的基本模式。 民国后期的一些综合性美术展览多引自“苏州美术绘画比赛”,绘画比赛的展示方式在展线配置的合理性、照明与作品的合作、展览中美术专号、杂志、展览作品的多样化与社会形态、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等方面,仍然是当前美术展览的基本展示方式。
1928年元旦,第十届苏州美术画比赛举行了十周年纪念仪式,苏州美术馆举行了开幕式。 历代电影比赛缺乏固定展示场所的遗憾来解决。
沧浪亭畔苏州美术馆
苏州美术馆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座现代美术馆,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唯一一所美术学校(苏州美专)开设的美术馆,开设新中国美术学校成为美术馆的先驱。 苏州美专与苏州美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作为苏州美专展示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苏州美专也为苏州美专送去了很多优秀的美术教师,充实了苏州美专的教育能力,丰富了苏州美专对当时中国美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十届苏州美术画比赛将展出中国画、西洋画、刺绣、书法、照片等美术作品1500多件,特别是颜文梁、朱士杰的西画、于右任、蒋吟秋的书法、姚淑珍的刺绣、范烟桥的照片最佳。
1937年《苏州明报》发表了《十九年苏州美赛会献辞》。 后来,日寇入侵中止了苏州美术画比赛。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了。 颜文梁从上海回到苏州。 同年12月20日,苏州美专成立了复校委员会。 颜文梁重修学校,接受沧浪亭校舍修缮的同时,着手恢复苏州美术画比赛。 1946年,苏州美术画比赛举办了第20届展览会。 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四届绘画比赛总是举行。
1951年,苏州美术画比赛举办了第25届,也是最后的画比赛。
1917年,颜文梁为来自上海的青阁书坊画了16幅水彩画风景。 来青阁主杨寿祺即交商务印书馆以三色彩印发,是其中之一“邓尉探梅”。
1951年以来,苏州美术画比赛结束,但对苏州美术乃至江南地区整体美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颜文梁、胡粹中、朱士杰、吴作人为代表的艺术家,吸收了西方油画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方式,在维持西方油画特征的同时,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要素的民族油画作品,如何以艺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油画和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傅抱石、 以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代表的江苏省国画院画家开始了2万3千里的写生活,“新金陵画派”在中国画坛呼吁,“江苏水印木刻学派”为代表的苏州老代版画家们吸收了苏州桃花坞木刻传统年画的艺术技巧,开创了中国画的传统画种 这些都可以说是“苏州美术画大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美术走向繁荣多元发展的新时期,出人才,出精品,总是居全国之首。 苏州美术馆继承发展苏州美术画比赛优良传统,面向全国开展一系列展出检讨活动,充分展示江南美术的文脉传承,对中国美术界和国内外观众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年来,苏州美术馆在创作研究、推广、交流、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美术馆“继承颜文梁的思想文化血脉,回顾江南的破题,以苏州及其文化艺术为典型案例置身江南历史,置身世界广阔视野,苏州重新发现江南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宏伟大意”的学术视角 这一切都被苏州美术画大会的深刻内涵所继承。
“回顾江南——苏州美术画比赛100周年的特展”策划者罗一平、总监控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展览会持续到2020年2月16日。 (张阳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