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华创证券《供应链能力建筑强者:食品饮料行业深度研究》和《饮食旅游饮食供应链:美国经验与中国生鲜流通结构探索路径》的最新报告,对日本、美国饮食零售供应链体系和美菜网案例进行深度分析。
欧洲和欧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餐饮业规模为4.63兆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4%。
假设原料采购收入比35%,食材采购规模达到1.62兆元,到2023年餐饮业规模将达到6.07兆元,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5%,食材采购规模将达到2.13兆元。
中国饮食业的大众消费比率超过80%,构成以大众饮食为中心的纺锤形,长尾效应明显,连锁化率与美日等国相比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餐饮供应链包括从食材生产到消费者的产业链,包括原料生产、食材流通、饮食加工、基层消费者环节。
我国饮食产业链具有终端消费规模大、多样性多、流通以传统流通为主、原料标准化困难、安全管理困难、终端消费差异化大的特点,具有饮食供应链整体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两端压迫、饮食环节整体集中度低、效益水平不高的特点
一、消费环节:需求量大,需求变化快,口味、地域差异大,同时消费者对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餐饮企业对食品加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中小餐饮企业采购食品的能力弱,价格波动大,采购过程不规范,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二、饮食环节:竞争激烈,集中度低(欧美数据显示,中美饮食链化率为10%vs54% ),中小饮食占65%以上,成本高,盈利率低(毛利率约50%,净利率约5% )
其中,大型、连锁餐饮采购渠道成熟,但较高的中小餐饮采购规模小,谈判能力差,依赖传统渠道,采购食材质量难以控制。
三、流通环节:有比日美成熟的供应链企业,国内原料饮食方面的流通环节仍以传统的批发、流通为主,当地经销商向农户购买,销售给销售地批发商,销售地批发商向店铺流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信息不对称
四、原料环节:包括农业、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大,产地分散,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参差不齐。
日本和美国的饮食零售供应链系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饮食业从美国开始学习,从1970年开始实现产业化进程,日本饮食业在大约50年内完成了产业循环进程。 中国饮食业自2000年开始连锁,现阶段已基本对抗日本饮食业1990年代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餐饮业,市场稳步上升,但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也与我国餐饮现在的状况非常一致。
20世纪80年代日本饮食业中,日本饮食前100强的市场占有率为10%-15%左右,到2015年,前100强的垄断率达到22%,因此我国将在今后几十年内迎来连锁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日本泡沫经济期间,各行业都很疲惫,但饮食行业之所以稳步上涨,是因为从1997年开始日本饮食行业陷入价格竞争,2~3千日元自由食用等,降低了行业整体的价格,开始休闲化。
日本上市饮食公司排行榜(根据2016年度财务报表),前25名饮食企业来自快餐、大众饮食业,没有正式的饮食业。
日本的连锁企业和一般的单店,大多依靠专业外包的供应商提供食材和加工品
主要原因有几个。 自己设立中央厨房的投资和成本过高,早期连锁企业自己设立中央厨房的情况也有,蔬菜开发,设备必须持续投资的风险。
当然,包括难以独立开发标准化菜单在内,现在日本的供应商有标准化食材加工品协助开发饮食链的季节性菜单,有助于餐厅的预备和标准化。
例如,日本着名的烤肉连锁品牌“牛角”,从创业初期就发现大坂的复合调味料公司协助开发自己的烤肉专用酱汁
能够保持稳定的烤肉味道,最终成为日本第一的烤肉连锁店。
日本有名的连锁乌冬面店,这里的乌冬面既便宜又好吃,饭等于零。 使用复合调味料,可以为连锁饮食的菜肴提供味道的标准化和稳定性。
在日本的生活习惯中,外出就餐被称为“外出就餐”,长年来进入了成熟稳定的时期
在“大”难的情况下“强”是餐饮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样在饮食习惯、饮食发展趋势、餐饮店定位成本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各种单品饮食模式。
日本饮食业界开发了自制的IP吉祥物、调味料、点心礼盒等各种各样的商品,因为在日本的销售还没有普及,所以在店里消费,参加百货商店的展示销售,参加电器商品的平台进行零售化销售。
美国七大超市垄断农产品食材供应,批发市场仅占20%,有利于食材供应链企业的发展。
我国以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历史悠久,农产品市场目前承担着全国70%~ 80%的生鲜农产品流通,实现了农产品集散、供需调节,进而实现了交易、价格形成、信息传递和综合服务等重要功能,地位不可替代。
美国饮食供应链行业的市场规模与集中度
美国饮食供应链产业结构
(图左美国饮食供应链分类和代表企图右美国行业前三大市场份额占有率)
美国三大宽线物流商品类的结构与平均值
另外,中国冷链物流体系与欧美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17年中国农业互联网化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预冷保鲜率仅为30%,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80%-100%,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人均冷库容量和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持续上升,自2016年以来,冷链百强空调车总量保持在约5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8年达到112.9万台,同时冷链物流冷冻库总量也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8年达到1405万吨
0
评价达到70亿美元的美菜网在做什么?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我国饮食市场极端分散,品种繁多,最大企业收入不足0.5%,中小餐厅更迭快,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需求不稳定。
美国饮食供应链行业客户结构
我国饮食供应链实质上是农批量市场流通结构变革的重建。 以中央厨房为中心的加工渠道逐渐独立,与流通渠道并行形成多品种的双通道,首次形成雏形产业结构。 流通渠道的饮食供应链实质上是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传统生鲜流通渠道变革的重建。
美国饮食供应链与我国传统饮食供应链的比较
新型餐饮供应链产业结构
从0开始积累的是美菜积极配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8月末,有媒体的美菜网打算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计划调查资料显示,美菜网主体为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运营公司由香港云杉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为40000万美元。
除控股美菜网运营主体外,还有淮安市美华网络科技微贷款有限公司、蒲公英商业保险(天津)有限公司、美菜(淮安)投资有限公司。
美菜网对供应链金融的野心已于2016年开始。 陆续获得了金融相关的牌照。
2016年,美菜网通过香港云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昌正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蒲公英商业保险(天津)有限公司获得融资租赁牌照及商业保险牌照。
2017年10月,“141号文”发布之前,美菜网通过香港云杉美菜(淮安)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了网络微型贷款牌照淮安市美华网络科技微型贷款有限公司。
美菜网进入供应链金融,在商户农产品流通的链条中,无论是农民、供应商还是下游饮食企业,对应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很容易理解在业务发展中有资金需求。 现在开始正式的水供应链金融业务。
美菜网是从后端的供应链入侵前端的少数网络平台,纵向固定的b侧的美菜网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横向扩张的c侧的美菜网,美菜网也持续强化自己的崛起。
但是,对于迄今为止以再投入为手段的美菜来说,新的资金压力也几何学上增加,经营风险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