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5运载火箭发射瞬间_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安徽籍副总设计师王维彬: “胖五”飞天纾解心中多年压力

长征5运载火箭发射瞬间

2016年“胖五”首次飞行时,王维彬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回忆】难忘的两个失眠之夜

2019年12月27日晚,海南文昌航天基地目送长征5号遥三火箭顺利飞行,许多年轻宇航员笑着哭泣。

作为长五副首席设计师,57岁的王维彬不像年轻人那么兴奋,他只是低头在家人的微信群中说出了两个“成就了”的话。 抬头仰望的瞬间,长年的压力也在上升的瞬间被解放了。 那将是一个愉快的失眠之夜。 “这是件很辛苦的事,我觉得很顺利,”王维彬说。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2017年7月2日,长五遥二任务失败了。 那天晚上,王维彬坐在同一个位置,目睹了自己设计的引擎在飞行中突然停下来,任务失败了。 那是包括王维彬在内无数宇航员痛苦的失眠之夜。 困难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王维彬让记者想起了长五遥二失的场面。 “当时发动机相当稳定,没有任何视觉感觉,即使在地上测试也要测试3万秒以上,120次。 发动机一下子就失去了推力,恐怕不敢相信吧”

之后,长五经历了三次“归零”。 王维彬和同事每天泡在考场里——改进、制图、考试。 两年来,王维彬很少在晚上12点之前回家,请不要说假日。 此后的事大家都知道。 长五遥三任务经过艰苦的技术难关,终于成功了。

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即使兴奋也不那么喜欢,“做好了”这个词成为了最好的表现。 王维彬说,这也是他过去24年工作的总结。

【历史】毕业后开发发动机

近几年,王维彬的工作只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引擎”。 198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后,王维彬进入宇宙科学技术集团第六研究院11处(京),从事火箭发动机研究。 “从1986年到1995年,制造了小推力的氧气发动机。 之后,开始研究成长五大火箭组合的大推力氢气发动机

许多人都知道长征5号火箭是在2006年底成立的,但是长五使用的大推力氢发动机的成立时间比火箭成立时间还要早几年。 这说明了发动机是火箭核心系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王维彬主要负责发动机的开发。

王维彬表示,氧气发动机是该领域最先进的,另一方面性能高。 “以汽车为例,普通汽车能用汽油行驶五百公里,能行驶一千公里”,而这台引擎特别环保。 “氢氧都是液体,燃烧的是水,没有污染,是绿色的动力装置,”王维彬说。

2014年发动机开发后,运入火箭,经过地面动力系统试验,然后进行飞行试验,最终帮助长度五遥三的火箭顺利飞行。

【信念】强者含泪奔跑

一切过去都是在成功的瞬间成为历史,王维彬说,做宇航工作,特别是发动机工作需要思想和心理准备。

迄今为止,他们甚至考虑重新设计长度为5的发动机。 但是,如果这样做,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意味着需要5年以上的载人航天任务,之后再将勘探、探月等航天的重大任务日程延长到2年以后。

“一时困惑,有效措施,又出问题,起伏不平”,遇到这么多困难,他们都很努力。 王维彬说他们只能不断前进,正如长五第一总指挥所说,强者不是没有泪水,而是含着泪水奔跑。

长五发射汇集了许多宇航员的心血。 已故的“双弹一星”元勋,我国着名航天技术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任新民为安徽宁国人。 2016年以上的5人首次成功,这一年超过百岁的老人兴奋地以“祝贺长征5号首次成功”为题。

年轻时,长五在北京试车阶段,担任该引擎总教师的王维彬记得任新民一到80岁高龄就在试车现场指导,不在北京时,任新民也准时报告情况,引人注目的心情溢于言表。

【期待】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加

近年来,年轻人加入了这个行业,离开了这个行业。 王维彬坦白说,这项工作确实很辛苦,加班很多。 “但是我的家人在宇宙系统中,相互理解。”王维彬的儿子也在宇宙领域工作,作为父亲他非常支持,成为了儿子的榜样。

“他们现在做了一些预先研究,做了一些先进的事情。 我想看看十年后、二十年后他们的成果。 王维彬说,下一步,长五将执行空间站测试仓库、火星探测器、月球探测工程第三期采样机器人发射等任务。 关于家乡和事业,王维彬充满爱意地说:“安徽的宇宙人才多,宇宙是有前途的行业,虽然很辛苦,但成就感和荣誉感很多。”

据王维彬介绍,现在中国正从宇宙大国向宇宙强国,寻找火、寻找月亮、寻找空间站……很多项目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希望包括安徽年轻人在内,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这个行业,帮助祖国宇宙强国事业的发展。”

长征5运载火箭发射瞬间_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安徽籍副总设计师王维彬: “胖五”飞天纾解心中多年压力的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