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商店进入垃圾分类范畴的湿垃圾也能转变成淡香的外籍居民做垃圾分类志愿者……这些都是垃圾分类长宁全面普及后,给长宁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近年来,垃圾分类在长宁全方位推进。 2019年,长宁十镇均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长宁区为上海初生垃圾分类示范区
长宁越来越多的小区垃圾箱室干净了
长宁探索以定时定点分类投入为特色,以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为目标,形成了推进全过程、全区域、全复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新途径。 2019年初,长宁重新调动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新部署,以全市最高、全国最高、标准最高的城市为目标。
2019年上海“垃圾分类,我是第一”以长宁开始
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中,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普及宣传,确立先进典型,建立示范街镇等工作。 为了保障分类垃圾的收集、转播物流,提高运输效果,区绿化市容局对湿垃圾转播设施进行了改造,结合全区湿垃圾产生量、湿垃圾清洁度和性状以及运输车清洁等特点,调整了最佳运输方案,特别是对区域内26家蔬菜场进行了深入探索,对满足条件的蔬菜场进行了湿垃圾清洁
垃圾清运也清洁有序,重视不给人们添麻烦
与此同时,区绿化市容局将与各镇、区城管执行局加强合作,就单位垃圾分类收集点的申报、容器和实效强化检查,按单位按实际发生量进行申报,督促按规定设置容器。 长宁在全区大街商业街推行生活垃圾定时访问收集制度,全区6875家商业街纳入垃圾分类范畴。
长宁区沿街垃圾收集车工作
区绿化市容局将继续促进行业管理与正确措施的结合,重点抓住分类运输的“转播”环节,促进清运公司严格遵循分类标准进行相关工作,根据已建成的958个双网融合服务点和长宁区再生资源二次筛选场,实现住区可回收物的便利交投和资源集散利用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垃圾的分类情况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区绿化市容局在逐步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实效。 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在长宁镇扩大,在地区显示出更多的“新活力”,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不满意。
新华苑区可降解生活垃圾纸袋和生活垃圾粉碎机
在新华路街新华苑区,小区老板自费开发了“环保神器”。 住宅区的任何一家都有可分解的湿垃圾纸袋,像“可移动的湿垃圾箱”一样可以自由放置在家里的任何地方。 装有湿垃圾的纸袋可以直接放入住宅垃圾箱室旁边的湿垃圾粉碎机里。 湿垃圾和纸袋被粉碎成浆料和残渣,通过管道流入下水道。 机器内部放置了有益的微生物,残渣和微生物进入下水道,可以使臭气变成香气。
虹旭区的居民学制作湿垃圾堆肥乐而不疲
在其他地区,利用堆肥把湿垃圾变成宝藏。 仙霞新村街虹旭居民区近两年来,在不断改造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居民湿垃圾堆肥,将收集的堆肥应用于园艺绿化等用途。 2019年11月,虹旭居民区新建了美丽的栖息地庭园,园内种植的花草植物多数被用于居民们的湿垃圾堆肥。
0
上航新村外国居民马丁(左)在小区做志愿者
长宁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得到外籍居民的认可。 在外籍居民比较集中的虹桥街道上,街道联合区域法,委托有涉外法律背景的社会组织撰写,提出双语指南,帮助社区外籍人员解决中国面临的法律问题。 外籍居民也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 在程家桥大道上航的新村居民区,来自西班牙的马丁经常穿绿马甲,帮助居民分类垃圾,向附近介绍分类垃圾的重要性,一年多以来,马丁也从分类垃圾的“门外汉”变成了“内人”。
随着垃圾分类在长宁全方位进行,得到的效果也显着。 现在越来越多的长宁居民从最初的“希望参加”变成了“希望参加”,垃圾的分类在长宁居民的生活中成为了真正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