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舞狮有一张模型书照,由东莞时报记者陈栋拍摄
进入石龙镇中心小学校园,最引人注目的是运动场中央的两棵凤凰木。
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目睹了许多孩子入学成长,目睹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认真,下课后的活跃……每年6月凤凰开放,树木变得通红,对毕业生的期待。
校长聂惠芳形容这两棵树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图腾”。 学校有传统,每次新生入学,都要在树下集体拍照,每年在同一个地方拍照,记录成长的轨迹。
“我们的学业理念是以孩子为中心,让所有的学生都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聂校长说。 以“木”为文化核心,学校设立“凤凰木课程”,期待孩子们“阳阳养正、尚美共生”。
同学们在练习“狮子鼓”
重视孩子的启蒙课程
音乐课的组长梁建业正在做课前的准备,这个音乐课被称为“狮子和锣鼓”。 快到正月了,孩子们总是看狮子,他想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意义。 因此,他特意去拜访舞狮的老师,又去锣鼓店参观,学习了传统的太鼓的制作方法。
“别人说的话数老师很累,其实音乐老师的工作量也很少。 为了使课堂整洁,我们来看看需要准备什么。 ’梁老师开了个玩笑。
他说,早期接触这种音乐节奏对孩子的启蒙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父亲是广东剧团的乐师,我小时候就和他一起上班,看着他们排练,上台表演”音乐的种子轻轻地扎根在他的心里。 到成长为止,他选择了“音乐教育”这一专家,现在已经22年了。
音乐不仅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是他休闲的陪伴。 “有时候很累,自己静静地弹钢琴,唱歌,自己很享受”梁老师喜欢即兴演奏,有时候录音和大家分享,结交了很多爱好音乐的朋友。 这种生活方式,令他周围的朋友羡慕不已。
传统的中国打鼓并不容易
509班吕洁铭在梁老师的指导下试着敲响了新昌鼓。 她放学后告诉记者她还没有想象中的事情。
她是学校管弦乐队的指挥,学过管弦乐鼓。 “新昌鼓并不那么简单”,她还发现鼓的材质、使用的鼓棒等不同,这些小发现突然引起了好奇心。 “在我的家乡广西,新年也有狮子。 每次听到锣鼓声,孩子们都喜欢出去看,没想到里面竟然包含着这么多文化”“因为要过年再出手,小伙伴们一定会喜欢上的”。
她所说的管弦乐团是“小凤凰”管弦乐团,由学校操场上的凤凰树命名。 “孩子们都是小凤凰树,希望长得像树一样壮实”,梁老师说,学校把高雅的艺术教育作为“尚美体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管弦乐团成立的时间不长。 公演很多,曾获得东莞市少子花会“町第一、全市三等奖”。 刚获得2019年深圳市中小学生管乐器节金奖
养育孩子就像种树一样
说到学校凤凰树,聂惠芳校长充满感情。 石龙镇的中心小学迁到这个地方之前,凤凰树已经存在,为此特意留下了当时的花农。 “他是最了解这些老树的人。 ’聂校长笑着,冬天看到树木的萧条,她有点着急,花农总是安慰她。 “放心,到了明年春天,绿叶一出来,树就会好起来。”
爱护树木的是聂校长的心中,这是与抚养孩子不同的伙伴。 “我们的校训是“日向养正,尚美共生”。 “向阳”是指向学生寻求自信和阳光,“尚美”是指崇尚美。 艺术教育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从小就认识美,崇尚美,就像小树苗一样,可以有滋养地茁壮成长”。
随着国家把传统文化推进校园,石龙镇中心小学也积极开展相关课程。 木屐、竹器、这些石龙的传统手艺陆续走进校园,在孩子们的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 书法课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孩子们把整齐的临摹摆满了教室,成了最好的装饰品。
不远的东征博物馆,是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们在这里温暖东江纵队在炮火中突飞猛进的岁月,凝聚在小脸上,更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据聂校长介绍,学校即将建成的新教室,使孩子们成为艺术的重要基地。 “音乐老师、美术老师、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学科工作室。 这在许多学校是达不到的。 届时请再来参观。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