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天都市报11月14日讯(记者郑晶晶通讯员马遥) 67岁的汉口市民沈平父(假名)原来去武汉市中心医院看胃痛,细心的急诊科医生从家人的话中发现了“致命的杀手”。 原来,沈父患有多么危险的主动脉夹层。 医院的很多学科共同协助救治的结果,14日记者得知父亲平安脱险了。
11月8日上午11点多,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王一帆医生就诊来看胃痛的患者。 67岁的沈父按住上腹,在妻子的帮助下进入诊察室。 还没说什么,沈父就用咖啡色吐出了血腥的胃内容物。 王一帆急忙把他带到治疗床上,但体格检查未发现胃有明显问题。 询问病史时,王一帆得知沈父和父亲在家感到疼痛3天,这期间也经常呕吐。 但是,此时沈父和父亲的伴侣说:“让老师仔细看了看,昨天也说了想跳下去。” 这句话使王一帆警觉起来。
再问一问,王一帆知道父亲有十几年的高血压史,同时这几年他不怎么吃降压药,熬夜。 王老师因此强烈怀疑父亲出现了危险的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就像血管上随时爆炸的不定期炸弹,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可达90%。
“我对患者说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很大的时候,沈父和家人最初不相信。 他说他有胃病家族史,自己也确实有慢性胃病”,王一帆说。 王一帆耐心沟通,详细说明主动脉夹层的危险程度,最终说服沈父,随后急诊CT血管造影检查,沈父锁骨下动脉有绿豆大裂缝,从腹主动脉到髂动脉的血管已裂开30厘米长,他被诊断为b型主动脉夹层。
来参加会议的大血管外科主任尚玉强先生,发现沈父的肠系膜动脉和左肾血管分离,血液供给用尽。 此时,患者已出现肠缺血,如果手术赶不上,肠坏死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此后患者被转入重症医学科,血压、心率控制在稳定状态后,尚玉强主任进行了急救手术。
在手术室、麻醉科护卫下,他采用腔内修复治疗的方法在患者的左大腿根部切开2厘米的小孔,用细导线在锁骨下动脉病变中插入带膜支架堵塞裂缝,相当于在血管内重新衬托坚固的“内衣”,以前缺血的肠系膜动脉和左肾血管很快恢复了供血。 由于肠缺血和左肾缺血时间过长,术后重症医学科主任比喻莉带队严密监测郑的肠道功能和肾功能水平。 14日,据记者介绍,沈父顺利回到普通病房,恢复情况良好。 “幸运的是,有这么多优秀的医务人员,正确判断,全力治疗,我才捡到了生命。”沈父叹息道。
王一帆告诉记者,我院急诊科诊治了很多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患者。 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的检查证实了我的判断,很快就能救出患者,我很高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