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号降准购房_央行1月6日降准0.5个百分点 将有几重“疗效”?

经济观察:中国中央银行全面下降有多重“疗效”?

中国新闻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魏熙) 1月1日宣布,中国中央银行将全面下调标准: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下调0.5个百分点。

1月6号降准购房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 中新社发杨明静照源: CNSPHOTO

央行为什么在此时选择全面降低标准,这次标准有多重“疗效”?

第一个效果是,春节前的“金钱紧张”期间,释放长期资金。

据官方估计,这次全面批准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元以上。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主任分析显示,2020年春节比往年早,流动性环境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额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量明显增大、纳税、财政支出和发行特别债务等力量和节奏不确定性强等。 央行以降准方式安排春节流动性,建设比较平稳的资金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主任温彬研究员分析,考虑到1月份相继超过6000亿元的反购期限,通过重复纳税、地方政府特别债务发行、春节期间现金需求等因素,流动性出现压力,减免释放的8000亿元资金可以满足上述流动性需求。

第二个效果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温彬表示,此次下降有利于低成本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他预计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的估计利率( LPR )小幅度下降,1年期LPR为4.1%,5年以上为4.75%。

第三个效应是最重要的目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表示,下调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温彬表示,此次全面降低标准,中央银行强调微小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大银行应当放弃服务重点,中小银行应当更加集中主要责任”的要求下,监督部门应完善宏观审慎评价体系( MPA )的评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中央银行也表示,降低标准,合理富裕流动性,为高质量发展和供应方结构性改革建设适当的货币金融环境,以市场化改革方式沟通货币政策传导,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世界中央银行缓慢潮流中,中国中央银行发表全面下调,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方向发生了变化?

对此中央银行强调,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 本次降标与春节前现金投入对立,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灵活、适度,不洪水,科学稳定地把握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变。

但在市场上,中央银行预计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据光证券研究员张旭介绍,未来的中央银行采用交替利用中期贷款便利性( MLF )超额和减额的方式,预计银行系统中长期流动性,即在多次补充MLF超额后再减额。

温彬预计,在下一阶段,全面下降还需要空间,加上定向下降,还有2~3次下降空间。 (完) #实体经济#中信证券#民生银行#光证券

第二个效果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温彬表示,此次下降有利于低成本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他预计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的估计利率( LPR )小幅度下降,1年期LPR为4.1%,5年以上为4.75%。

第三个效应是最重要的目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表示,下调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温彬表示,此次全面降低标准,中央银行强调微小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大银行应当放弃服务重点,中小银行应当更加集中主要责任”的要求下,监督部门应完善宏观审慎评价体系( MPA )的评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中央银行也表示,降低标准,合理富裕流动性,为高质量发展和供应方结构性改革建设适当的货币金融环境,以市场化改革方式沟通货币政策传导,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世界中央银行缓慢潮流中,中国中央银行发表全面下调,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方向发生了变化?

对此中央银行强调,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 本次降标与春节前现金投入对立,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灵活、适度,不洪水,科学稳定地把握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变。

但在市场上,中央银行预计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据光证券研究员张旭介绍,未来的中央银行采用交替利用中期贷款便利性( MLF )超额和减额的方式,预计银行系统中长期流动性,即在多次补充MLF超额后再减额。

温彬预计,在下一阶段,全面下降还需要空间,加上定向下降,还有2~3次下降空间。 (完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