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被邀请去纽约公演,期间主办方为我安排了昆曲讲座。 讲座的前一天,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对我说:“因为对昆曲不熟悉,所以来的观众少的话你不介意吗?” 我说,一个人来的话,我也会说。 没想到那天来了很多中国观众。 大家都被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动了。
十几年来,这样的讲座已经做了三百多次了。 我生于昆曲老家,传播昆曲是我的责任。
1956年,祖父周传瑛主演的昆曲《十五贯》从江南水乡一直被唱到中南海。 当时的人民日报以“从戏剧中使剧种复活”为题的社论,高度评价了这出戏的价值。 祖母张媣在业界被尊称为“昆曲母”,她和祖父尽了一生的努力,传授了许多古典昆曲剧目,培养了许多戏曲人才。
祖父生前曾说过:“党是旧社会轻视的艺人,成为新中国光荣的文艺工作者。 要振兴昆曲,先从自己的孩子开始! ”就这样,从事同样戏曲工作的父母,在戏曲行业低落的时候,把我送到了戏剧学校。 至今为止,有人问我“你真的喜欢昆曲吗?”。 是的,先生。 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在繁华中寻找坚实,在喧嚣中守住寂寞,我甜蜜。
给昆曲带来新的魅力,是我的新使命。 建党90周年之际,北方昆曲剧场出演原创昆曲现代剧《陶然情》,初期共产党员高君宇和才女石评梅的崇高革命感情动人的故事,我出演的是石评梅。 演出很成功,得到了许多青年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这个人物的成功,源于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的理解。 每场公演都是自己内心的洗礼,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祖先、父亲、我,还有我11岁还在学戏的女儿,都是家人对昆曲的深切守望。 我们文艺工作者要运用文化自信心的力量,保护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新人摘录了“我与祖国共同成长”演讲大会的演讲稿,作者为北方昆曲剧场创办了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