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政策逆周期调节_11月新增信贷和社融环比大涨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将继续发力

无论是11月份增加人民币贷款,还是增加公司融资规模,环比都大幅回升。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日的数据显示,2019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9兆元,比10月增加约73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00亿元,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75兆元,比10月增加约1.1兆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500亿元,M2比去年同期增加8.2%

业内人士表示,11月份部分金融数据恢复除季节性因素外,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也在逐步发展。 展望未来,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力度增大,稳定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平衡。

在新设人民币贷款方面,中国民生银行的温彬主任研究员表示,从结构上看,11月份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居民部门贷款、企业部门贷款均比10月份和去年同期改善,反周期控制效应逐渐显现。 对企业部门来说,11月份增加人民币贷款6794亿元,与上月相比,同比增加。 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同比增加,金融机构应监管要求不断优化贷款结构,增强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 对居民部门来说,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6831亿元,与上个月相比,同比增加。 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689亿元,与上月相比同比增加,不动产管制政策严格,偿还贷款是比较优质的资产,银行希望投入,居民也有融资需求。

在新的社会融资规模方面,东方金诚最高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新的社会融资规模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加,主要是由人民币贷款与表外汇票据融资两个上月相比,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加引起的。 另外,11月新追加的企业债券融资周期季节性恢复,到期量超过去年同期,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222亿元的当月其他部分的增加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但变动的规模小,对整个社会没有什么影响。

王青说,展望未来,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有可能进一步增大。 他认为下一次MLF利率下调比预期的要快,有可能在第一季度落地,预计下调幅度会变大,而且春节前中央银行会下调0.5个百分点,有可能直接改善银行贷款的投入能力。 明年第一季度的M2,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长率有望摆脱今年以来的低位徘徊状况,出现了加快上升的趋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根据现在融资需求的步伐,中央银行迅速推进流动性投入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CPI比去年上升,货币政策需要力量,步伐也会变慢。 报告显示,年底提前发行的1万亿元地方特别债务将于12月实际发行,在预约机构支付压力下,中央银行可能会提前使用数量型工具。

温彬表示,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平衡稳定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合理保持市场流动性,金融机构要继续优化信用结构,确保资金流向制造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