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1月15_中美科学家在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最早为花传粉的动物

中美1月15

跳蚤授粉恢复图科学技术日报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这位研究者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合作,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用于被子植物授粉的昆虫标本。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传粉动物之一。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1月12日在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古所研究员王博介绍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昆虫标本是携带大量花粉的蚤科甲虫。 这种甲虫至今仍然存在,是非常普遍的授粉昆虫。 科学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和显微CT,获得了该跳蚤的高精度三维图像。 根据图像,琥珀色的身体侧方平坦地弯曲成“c”型,适合跳跃的后腿非常发达。 这个体型适合移动花冠,有效地接触和运送花粉。 另外,凿子口器的下颚末端庞大,像一把小铲子,有助于收集花粉粒进食。

更重要的是,研究小组在跳蚤的腹部、鞘翅和身体附近至少发现了62个花粉粒子。 这些花粉个体大,表面纹理复杂,是较高等级的被子植物。 综合凿子的身体结构、花粉形态等一系列证据,研究小组判断,这一亿年前的凿子已经授粉给太古的被子植物。

“长期以来,动物传播花粉的历史被证实只有4800万年,这个记录提前了5000万年以上。 动物是花的授粉,至今仍是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农业正常运行的基础。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重要的生态机制已经在一亿年前出现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