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2019全国_2019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GDP超4万亿元 占全国一成

以“一幅画”为焦点,开展“一幅象棋”,五年多来京津冀三地合作发展蹄子,充满活力的新经济增长不断崛起,科学持续合作发展新途径正在探索中。

北京市统计局前几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合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韧性进一步加强。 初步计算表明,上半年京津冀三地地区总产值43283.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保持在一成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明朗

炎热的夏天,张北柔性直流网试验示范工程紧张推进,电力系统“蜘蛛侠”们来往于广阔的山区,许多区间已经完成群塔、架线、配件安装等工程,预计年底出厂。 作为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网项目,上市后每年可以输送约225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到北京,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80万吨,削减二氧化碳2040万吨。

纵观京津冀广阔的大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迅速,势头明朗。

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者交叉)的增长率分别增长6%和5.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4成。 天津规模以上工业,设备制造业增长率增长6.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3.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率增长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1.7个百分点。 河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值还实现了15.3%的快速增长。

产业发展更高端,三地有共性。

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 超过规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企业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 天津租赁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保持两位数增长。 河北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占第三产业附加值的近6成,成为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适应首都定位的行业投资增长

今年6月,大宝SOD蜜诞生地改造的全国首个非遗题文创园区亚里亚园,在东城区幸福街永生巷4号院开园。 在1.4万平方米的工厂内,曾经是生产楼的南楼现在改名为棠赞楼,成为高级订单、创新设计的非遗留商店街。 园内还引进创业者办公品牌“柚子胡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现在,符合首都职能定位的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北京与首都职能定位相适应的行业投资迅速增加,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达到2.9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技服务业投资也增加了90%以上。

从商场购物到网上购物,从现金支付到移动支付,从私人占有到共享商品,数字化的发展大大激发了消费活力。 上半年,北京上限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25.1%,比零售总额增长19.7个百分点,上限以上餐饮业通过公共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31.6%。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三地需求结构继续优化。

天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0.4%,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产业和生物产业投资增速超过60%。 河北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技术投资比例为62.9%,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投资额超过13.7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0.1%。

天津口岸三成货物来自京冀

京津冀合作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上半年河北省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投资增长12.5%,一些优质项目落地。 三块土地合作,天津也从“一亩三分之地”飞出。 上半年,天津对北京企业的投资占引进内资的比例超过4成,口岸进出口货物中北京和河北的货物比例达到31.8%,比上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加快科技、人才、教育等要素流动,推动天津形成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改革的成果是全体人民共有的。 上半年,京津冀三地居民收入稳步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33860元,22461元,12510元,超过去年同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