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钮:
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机遇是外资保险企业推进增资的重要动机,但外资保险企业能否克服“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取得长足发展需要外资保险企业自身的努力。 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但外资走“捷径”是不可能的,外资保险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仍然要保障本源,走应该深耕的发展道路。
保险业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后,外资保险企业对我国保险市场表示极大关注,随着利益政策不断开放、制度环境完善,外资保险企业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公司获批开业,成为我国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外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加入了新的市场主体,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交银康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继获批开业,给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带来活力。
资料资料
为保险业对外开放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从制度层面来看,去年以来持续增长的利益政策是外资保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开门”,不断完善的相关法治制度为外资保险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地。 瑞士再保险中国社长兼北京分公司社长陈东辉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外资保险企业对中国市场持有开朗的态度,无法与监管环境分离。 监督部门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明确有效,这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引起外资关注的原因。
事实上,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空前。 仅今年监管部门多次发布相关文件,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 今年5月,银保监会公布了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十二条的具体新措施,强调取消外资机构进入中国有关金融领域的总资产规模限制,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中外资一致的原则。 7月国务院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其中5条与保险业有关,从2020年1月1日起,包括海外金融机构的投资设立、出资养老金管理公司的许可,正式取消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外资比例限制的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需要30年的经营年限要求等。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这是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正式公布后,对有关细则进行相应修改,进一步加快实施规定的落地速度,为保险业对外开放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对此,监督部门表示,今后将继续坚定履行开放承诺,努力创造有利于中外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营销环境。
许多外资保险企业经认可开业了
截至今年10月底,海外保险机构已在中国成立了59家外资保险机构,131家代表处和1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费收入2513.63亿元,总资产12847.47亿元,外资保险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活力和管理能力。
最近,许多大型外资保险企业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有了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其中,外资风险企业“四安”的行为备受关注。 除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公司认可开业外,安达保险11月20日将华泰保险集团股票增加到30.9%,与“安达保险系”以前持有的华泰保险集团股票相加后,安达保险超过华泰保险集团股票的51%,拥有绝对控制权
同时,10月底,安顾集团宣布与长城汽车( 601633 )签署合资备忘录,在中国汽车和新的旅游市场设立了技术和数据驱动保险服务专业机构。 11月4日,安顾在北京成立中国区管理总部安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导德华安顾集团的中国战略计划。 德华安顾生命与建信保险资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推进投资管理、资金运用、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合作,促进双方资产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最近,市场在泰山的财务保险卡中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很早就推测其股票增长24.9%的概率。 如果这一行动成功,安顾集团将分别拥有生产和人寿保险牌照,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范围,深化中国在保险市场的布局。
此外,最近经监督部门批准,法国安盛集团宣布将向国内股东收购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公司剩馀的50%的股份。 这种行为使安盛天平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保险公司。
除“四安”外,永安标准养老保险建成,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大韩民国再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建成,外资保险企业喜欢中国广阔的保险市场发展空间。 由于进一步扩大国家公布的一系列对外开放,鼓励外资在华增加投资的政策措施,我国保险业取得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成果。
看我国市场外资保险企业忙于增资
除了上述外资保险企业的大动向外,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引进外资,年内,很多外资保险企业选择以增资方式进一步扩大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投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发布增资计划的外资企业达到12家,增资预定额超过7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外资风险企业积极增资,在一系列开放政策下,外资风险企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增资保险企业类型看,其中有7家人寿保险公司、1家保险公司和4家再保险公司。 外资人寿保险公司表现出很大积极性,与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有很大关系,即从明年开始正式取消对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的外资比例将达到100%。
对于外资人寿保险公司来说,取消这一限制将彻底打破过去中国股东和外资股东因管理理念不合而导致经营下滑的困境。 过去,由于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的不同,中外股东分歧,危险企业经营不善,股东离开原来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新的开放措施中,打破这一限制使许多外资人寿保险公司看到了“曙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突破股票的比例是目前外资的主要诉求。 迄今出现“合资病”的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积极改变。 再加上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意味着保险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外资看到这一点,希望通过公司体制的突破,更好地实施自己的市场战略。 监管部门也表示,取消外资人寿保险公司股份比例限制,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引进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更多样化的人寿保险产品,提高人寿保险市场的活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增资预定表中可以看到法再北分、瑞再北分、汉再分和通用上分四家再保险公司的身影,这是国际再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业的关注和认可。 陈东辉表示,目前国际再保险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今年以来,世界各地高灾害赔偿率和低利率市场环境使再保险市场重新思考发展路径。 瑞已经着力改善自己的经营路线,深化中国保险市场布局,创新发展模式。 在此之前不是等待直接保险公司自己分配风险,而是推进自己的业务,成为直接保险公司的伙伴,进一步发挥再保险公司在保险业界的功能,寻求自己的突破。
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机遇是外资保险企业推进增资的重要动机,但外资保险企业能否克服“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取得长足发展需要外资保险企业自身的努力。 陈东辉表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外资“抄近路”是不可能的,外资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仍然要保障本源,走深入耕耘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 w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