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降准是指的什么_前三季度新增信贷、社融回温,年内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10月15日,中央银行公布了2019年前第三季度的信用和社会融资数据。 2019年前三季度新增信贷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4867亿元,第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长3.28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增加。 对于下一轮货币政策,分析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年内收入减少的可能性较低,到下一轮收入减少的观测窗口和明年春节为止。

贷款降准是指的什么

01

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并不粗俗

企业短期贷款规模激增

10月15日,中央银行官方网站发布了2019年前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2019年9月,人民币贷款增长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069亿元。 2019年前第三季度新增融资额为13.63兆元,比上年增加4867亿元。

从部门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居民部门贷款增加5.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93万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幅较去年同期减少,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 今年第三季度短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4万亿元,去年同期增加3.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00亿元。

住房部门贷款中,关于短期贷款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中长期贷款增加的情况,苏宁金融研究院的陶金研究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说,住房短期贷款的收缩主要来源于今年以来消费金融监督政策的严峻。

江海证券资产管理投资部研究主管吉灵浩对北京商报记者说:“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同期增加,可能表明房地产市场景气没有大幅度下降,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也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

联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指出,信用中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并不粗俗,应对住宅企业和紧缩融资,通过降价等各种手段促进销售,加快销售。 二、10月贷款固定在LPR上,与居民担心住房贷款利率上升而提前进入住房购买有关。

另外,非金融企业和机构团体的融资,2019年前的第三季度全体比去年同期增加,今年增加8.22兆元,去年同期增加7.11兆元。 其中,短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明显,今年增加1.47兆元,去年同期增加7046亿元的中长期贷款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今年增加4.84兆元,去年同期增加4.93兆元。 票据融资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今年第三季度增加1.73万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21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841亿元,去年同期增加2874亿元。

陶金认为,尽管货币政策没有明显缓和的迹象,但第三季度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货币传递信用机制比以前有所改善。 除季度末和节假日前流动性紧张外,第三季度和第九月的大部分时间银行系统流动性好,支撑着信用数据的恢复。 “今年第三季度信用结构的特点主要是企业短期信用规模的激增,其中包括短期票据融资的增加,体现了资金周转需求的明显增加,背景是实体经济利益面临着季末业务趋势的结合。”

02

社融同比超过3兆元

实体经济信用需求增加

总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长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万亿元。 去年同期,公司融资累计增加15.37兆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32兆元。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解释这一增加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增加,第三季度实体经济发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3.9兆元,比去年增加1.1兆元,同时第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2.39兆元,比去年同期多6955亿元的地方政府特别债券净融资

另外,表外融资下降情况变暖,第三季度委托贷款金额减少6454亿元,比去年减少513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078亿元,同比减少3589亿元未打折的银行应收票据减少5224亿元,比去年减少1562亿元,3项合计减少1.03兆元。

陶金说,社会金融受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影响很大。 目前的实体经济状况对投资需求,以及中长期贷款需求有着很大的压力,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短期贷款需求的增加。 此外,在第三季度发行地方特殊债务、恢复相应基础设施融资的同时,第三季度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好水平,这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前三季度的社会融资。

贷款降准是指的什么

从结构上看,第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行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4.2%,比上年同期低8.6个百分点的委托贷款比率为-3.4%,比上年高4.1个百分点的信托贷款比率为-0.6%,比上年高2.4个百分点的未打折银行应收票据为-2.8%, 比上年高1.6个百分点的企业债券占12.8%,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的地方政府特别债券占11.6%,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的非金融企业国内股票融资占1.3%,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

03

年内信息下降的概率很低

下一次你可以把窗口关掉,或者春节前

今年第三季度,中央银行降低标准,降低标准等政策的看点很多,进入第四季度,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如何推进也备受关注。

关于中央银行的下一个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依然按照“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保持一定力量”等政策构想,进行及时的预调整,因此如果回购还在临近界限,中央银行预计会进行回购,但规模不大的同时,也存在规模小的中期市场操作。

关于下一次降级空间,吉灵浩对北京商报记者说,年内降级的可能性很小。 中央银行是LPR的报价,可以引导金融机构逐步降低融资成本,政府的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即使不降低信息也能实现,当然不能降低信息。 “特别是现在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么大,房地产的限制也不能放松。 利率下降的副作用太大,利率下降的可能性非常低”

陶金也一样,利率下降空间可能不大,其重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中央银行控制物价水平目标的重要性明显提高。 但是从长远来看,在降低实际利率的长期要求下与银行的竞争越来越充分的趋势中,MLF利率和LPR利率的下降情况是明确的。

他还指出,第四季度在流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信用需求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的要求,存在标准空间。

吉灵浩认为降级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年内没有必要。 因为除了10月的税期,季度没有很高的基础货币流出窗口,在流动性没有显着差距的背景下,现在的经济下行风险叠加出现缓和的迹象,降级的必要性很低。

“我认为下一个水平的观测窗在明年春节前。 应对春节资金不足,中央银行不排除减免的可能性,但中央银行具体做什么,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 春节前是观察窗口期间,从第四季度到明年春节,由于可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几乎没有缓和的馀地。

​​​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