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国赵邯郸故城平面图
光明网讯(文/图记者姚坤森) 12月21日,“探索读城——秘密北京的中心线”展览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这是继“追寻历史北京城”和“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之后,该博物馆推出的为第三期青少年定制、展示的大型互动体验型项目。
“读城”系列展览打破了博物馆传统参观体验,以青少年为中心,多渠道、多角度让青少年最大限度地参与,为青少年参与者定制学习性和互动性强的社会教育活动。 本次展览展出了文物22件套,通过“追溯前世传说”“探寻大国意见”“语言人生新姿态”三章,北京中心线表现了斗转星移动中的一生和永恒神韵。
据记者透露,与前两届“读城”不同的是,在此次展览准备初期,面向社会招募一些核心团队参与计划展,从展览大纲的创作介入,以观众的视角展开创作,同时,联合多个社会部门,参加24小时365日式的开幕式活动,融合“读街”项目展与教育 其中,与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合作制作的《读城》地图《图说中心轴》系列发表活动和《祖国在我心》国家地图教育交流活动,为《读城》注入了更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背后和灵魂,是严密、中庸、秩序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天人合为一体的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反映在都建设中。 这个现存世界上规模最长的城市中心线,汇集了北京古代建筑的精髓,载有华夏文明的标志,还发生了不为人知的故事,留下了至今为止不解的历史悬念。 目前,北京的中轴线逐渐变成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文化设施,随着北京中轴线北延南伸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的渐近,经历风雨的北京中轴线不断焕发新生机。
本次展览将继续保持“读街”的理念,在问题上一贯如此。 通过对15座建筑的25个问题,北京的中心轴线由南向北展览。 “城市阅读——探寻北京中心轴”展览将于2019年12月21日开幕,展览将持续一年,除动态展示等形式外,以“城市阅读”为中心的活动将贯穿整个展览,设计为在寒暑、重要节日等时段适应青少年群体的多样化交流参与活动。
讲解员在现场说明
元大宫殿复原模式
古代建筑的榫结构模型
观众参观北京的中心轴模型
旧招牌的展示
观众阅读街道车站并进行交流
读街道的对话墙
观众在陈列室拍了纪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