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强有力支撑力下,为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和先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中心,外化。
【系统完备】
理论+实践,框架双重教育体系
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融入创新创业精神,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构建创新创业“理论+实践”双重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建华介绍,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该大纲下面有两个体系:一个是创新创业的理论教育体系,一个是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体系。 “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基因,植入我们学生的脑海中。 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理论教育体系分为四个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课、与学科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开设的创新创业选修课、为创新创业能力和兴趣浓厚的学生开设的高级创新创业理论选修课、创新创业就业讲座、GYB培训等第二课堂形式的创新创业就业教育。
基于理论,为学生设有实践平台。 为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2019年设立了501项,项目经费达150万元以上。 学校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众创造空间、大学科技园等链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帮助项目从种子项目中培养、孵化和成长有竞争力的企业。 "从学院到学校实践基地,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众创造空间,再到学校科技园和校外科技园,构建不同层次的平台,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提供了帮助. "
“把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组织深入学院”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线索。 与众多学校成立了学校级创新创业指导组和学校级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不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各学院成立了本科级创新创业指导组,成立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岗位,负责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二级学院设有专业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岗位
【名士诱导路】
建立校内外、专业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领导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乃书。 教师是立教之本,是兴教之源,肩负着使每个学生成长为才能,成功完成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退休孙东坂教授多年来一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从2016年开始,他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指导,成为学校创业指导者的一员,退休后也成为指导者的主力。 对于青年教师丁泽霖来说,他作为专业课老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创造性想法相互碰撞,激发出更多的设计思路,最终转化为设计作品,他指导的学生项目获得了一系列奖项。
( 2019年《互联网+》重点项目指导)
“人人都想成为创新的创业指导者”这一现象的形成,多亏了学校的政策支援。 近年来,学校为鼓励和支持多位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加入到促进和引导教师个人发展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情况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务评价、评价优先、评价绩效、科技创新奖励等重要指标和参考要素。
为保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实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立了内外结合、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在学校优秀中选拔优秀人才,整合开拓师资培训渠道,建立以就业创业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有效补充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队伍。 以创新创业就业课程实用性和实践性强为特点,人才选拔主要来自创新创业就业工作第一线,基本上是从事创新创业就业实践5年以上,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 经过审查、补习、试讲,教务处监督团专家评定授课资格。 目前校内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师26名,教育背景涵盖学校水利电力等多个专业。
( 2019年《互联网+》重点项目座谈)
除了帮助领导提高自己的水平外,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创新创业课堂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网络课程建设,2017年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中华水文化”上线,相继发展 2018年,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的“创新创业基础”上线。 加强教材建设,特别体现“水电”特色,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材,设立取得部分阶段成果的学校级创新创业就业课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近年来,创新创业就业教师获得大厅水平以上的立项课题30多项,集中全校力量,提高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的研究水平,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水平。
【竞赛支持】
从大学到学校,再到省里的比赛
在健全的制度体系下,以多层次的平台为载体,指导强大的教师队伍,这些措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比赛的平台和机会,以项目、竞赛、孵化等方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创新创业的典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连续五年举办的“华彩杯”创新创业大会,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突出了许多优秀项目。 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库尔班江牙科生是“华彩杯”出身的一员。
( 2019第五届“华彩杯”参加项目)
2017年,从新疆喀什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习,家庭差的库尔班江入学后利用课外时间赚取生活费,同时在调查市场进行观察。 他发现家乡的许多产品在河南市场价格高,品种少。 他从家乡的特产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学校创业领导的帮助下,他开始了团队的“联系之路,豫见新疆”项目。 2018年公司总收入达25万元,小组三名成员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帮助家乡累计销售农业副产品。 2018年5月荣获河南省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决赛第二等奖,2018年10月荣获“网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国家级铜奖。
目前,学校正在建立一系列以“华彩杯”创新创业大会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竞赛。 每年的“华彩杯”比赛通过二级学院初战、决赛和学校比赛、半决赛和决赛形式,每年比赛时间持续约3个月,参赛项目近千人,涉及学生5000多人,垄断面广,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欲望,创造学生创新创业
( 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河南省总决赛)
( 2019年第五届“网络+”全国决赛)
“学校深入贯彻“比赛促进学习,比赛促进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视各级创新创业大会。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和举办本科级和学校级创新创业大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参与创业过程,实现创业梦想,为创业的大学生建立展示和交流自我的平台。 一方面强烈鼓励学生和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竞争,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刘建华表示,学校每年都要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网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创青”大学生创新大会、“新时代新梦”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选拔赛、“创胜未来”、“豫创天下”、“郑创汇”等各级创新创业大会
0
(双创项目路线)
【培养目标】
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环境适宜就能扎根发芽
青年是社会上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 目前,国家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新模式不断涌现。
“我们建立这种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尽可能满足不同水平、不同班级学生的需求。 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他们埋下了创新创业的种子。”刘建华说,在适当的环境下,如学生从三大四人就业后,这种种子扎根发芽,进行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创业,就是培养目标。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