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钢对北京_脚踏车上的黎明——我和北京的故事

寒来的炎热,黑白交替,岁月和颜色变化,不变是理想和选择。

从清河小营到马甸桥西,每天早晚的上下班都可以通过这条路,选择公共汽车、地铁和自行车,但是我每天锻炼身体50分钟,顺便慢慢感受到沿途的风景,享受这条街的便利和幸福。

北京首钢对北京

北京冬天,大雪,凌晨4点30分,闹钟响了。 我起身穿着洗脸盆吃早餐,在楼下扫描手机,骑着共用自行车前往工作场所,天空不亮,有路灯,在自行车道上跑,两边偶尔遇到扫雪的人,街道宽阔,路边的大楼林立,雪很热烈地打在我的脸上。 与外天寒冷截然不同,我的心热得要沸腾。 这就是我想体验的场景,在雪中奔跑的喜悦源于我内心理想的燃烧,我感受到的“北国风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飒”终于来到了,与我分享自行车在黎明中来回奔波。 四周通过一辆公共汽车、625辆、345辆、305辆、889辆、809辆、919辆等,仿佛全部向我挥手,我只是沉浸在骑车的喜悦之中。

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月亮装饰着你的窗户,你却装饰着别人的梦想。 我一直体验着自行车路线的风景,感觉巴士里的人看着我的画面,像街上的童话一样出现在我眼前。 一个小时来了,黎明前的黑暗被打破,东方的画变得苍白,无线蓝牙耳机里的音频节目也播完了,我到达目的地,到处都能找到停车的地方,轻轻地移动手指锁上自行车,手机的支付完成了, 我一天的运动量也宣告完成,骑自行车烧了52分钟,420卡路里,持续了123天,有了这些锻炼的成果,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分享经济使我的生活方便,文明交流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北京首钢对北京

这是我和北京的早上好。 每天都是这样。 北京给了我梦想和希望,使我的青春和生命更美好。 从2009年到2019年,研究生入学到工作,我来北京10年了,10年来,我深深感受到北京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更新、社会的稳定、生活的便利、人们的幸福,小小的变化都和我构成了故事,我也在其中融入进步。 现在,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骑行路两侧的标语画面。 “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人民有信心,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是理念的力量。 立足于新时代,洗澡新思想,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一起努力,共享经济,使更多人的生活更加方便,文明的交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孔子川

文字来自互联网,请注意我们!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