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_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日本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读书了?

在日本,拒绝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被日本人称为“不上学( futoko )”。 随着不去学校的学生人数的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的制度,是学生自身的问题。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10岁的伊藤裕太去年春天黄金周休假时才把自己的心情传达给父母,不想去学校。 几个月以来,他一直不愿意上学。 因为在学校总是被同学欺负,总是和同学吵架。

伊藤的父母当时参加了学校的辅导,希望在有三个选择的家里接受家庭教师,然后带他去私人的自由学校。 他们选了第二个。

现在伊藤先生不去学校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都能做了,他比以前更幸福了。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伊藤先生是日本众多“不上学”的学生之一,日本教育部将“不上学”定义为因健康和经济原因30天以上没有上学的孩子们。

几十年来,日本社会对“不上学”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了。 直到1992年,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精神疾病。 但是,在1997年,这句话更加中性化,成了“不出席”的意思。

今年10月17日,日本政府宣布全国中小学生缺席人数创历史新高,2018年缺席30天以上的学生达到164528人,超过2017年祖母的144031人。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日本的自由学校运动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以应对不断增加的“不上学”现象为目的的。 所谓自由学校,就是基于自由和个性原则的代替学校。

自由学校和家庭教师一样,是义务教育的替代选择,但这些学校不能为学生们提供公认的学历素质。

近年来,日本非普通学校,在自由学校和其他种类的代替学校上学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从1992年的7424人增加到2017年的20346人。

辍学可能产生长期后果,年轻人很可能完全退出社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社会隔离。 这样的人在日本社会被称为“家里蹲族”。

更令人担心的是自杀的学生人数。 2018年,日本学校自杀人数达到30年来最高的332例。

2016年,不断增加的学生自杀率使日本政府通过了针对学校的自杀预防法案。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日本的孩子们不想去学校的理由是什么呢

据日本教育部的一项调查,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朋友的个人问题,校园欺凌。

一般来说,辍学的学生和其他同学不相处,有时也说和老师不相处。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日本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外表管理非常严格,他们让学生把棕色头发染成黑色,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也不允许穿紧身衣和外套。 有时甚至要决定学生穿什么颜色的内衣。

严格的校规被引入到1970年代和80年代,以应对校园的暴力和欺凌为目的。 90年代,这些校规曾经被放宽过,但最近变得严格了。

在大多数自由学校,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学生们就不必穿制服,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 他们被鼓励选择自己擅长的个人技能和喜欢的兴趣爱好。

自由学校里有日语和数学课程中使用的电脑,图书馆里也有漫画书。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自由学校的气氛也很自由,就像家人一样。 学生们可以在公共区域见面、聊天、玩耍。 学校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社交技能,通过训练、游戏、学习,在众人面前学习不要惊慌是很重要的。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2010年,吉川隆首次在位于东京府的3层公寓开设了自由学校。

吉川先生说:“原以为来这里的学生15岁以上,实际上来的学生大多是7、8岁,很多人沉没了,在学校什么也没做。”

吉川认为沟通问题是很多学生抵制上学的根本原因。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吉川个人的人生经验揭示了许多孩子面临的问题。 他发现很多学生因贫困和家庭暴力而受苦,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名古屋大学教育专家内田亮教授认为,学生面临的课题之一是班级规模过大。 在一个班里,大约有40个学生在一起学习,发生了很多事情。

据内田教授介绍,在日本,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是生存的重要因素,由于日本人口密度高,如果不能和他人友好合作,就不能生存。 这不仅适用于学校,也适用于公共交通内和其他公共空间。 因为这些地方非常拥挤。

结婚了不愿意要孩子

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在拥挤的教室里感到不舒服,他们必须在小空间里和同学们一起做一切事情。

内田教授说:“在这种状况下心情变差是很正常的。”

在日本,孩子们每年都在同一个班级,有问题的话学校就有可能变得很辛苦。

日本教育部现在并不把“不去学校”视为异常现象,而是视为社会倾向。 默认情况下,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是学生们,而是没有为日本社会提供友好环境的教育体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