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代表、省政协教科文组织文卫委员会、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局、省林业局(省石斛专业班)等相关负责人,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贵州中心)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性评估等相关工作监督调查,召开座谈会。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巡视员金海燕陪同监督调查。
座谈会上,金海燕指出,2019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贯彻《食品安全法》等精神要求和省委员会、省政府的决定配置,周密安排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系列工作,支持全省的扶贫和健康贵州省的建设。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深入贯彻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要求,促使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和医疗卫生机构履行职责,坚定监测夏秋季节汛期食品安全风险,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食品安全风险沟通协议,突发重大食源性疾病 积极推进加里克食品安全评价检测,为加里克地区特色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全省消除贫困和发展农村产业。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度修订,巩固食品产业发展标准基础,辅助产业扶贫,2018年前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建议累计征集192项,按照标准制定的程序,在全省特色产业、民生保障等领域发布贵州辣椒鸡、贵州培根等38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38个标准中产品标准21个,检测方法11个,生产技术标准6个。 其中,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小曲清香型白酒”、“贵州素辣椒”的采标率达到100%,“天然饮用水”的采标率达到99.6%。 目前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注册的企业标准达到2000多项。 自今年5月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案建议以来,立案申请已收到32项。 印刷2019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扩大监测点设在80%乡镇和40%行政村,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设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站204处。 2017年以来,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布局,推进贵州铁皮石斛、天麻、灵芝等特质的“食药物质”目录申报,到2018年9月底所有申报资料均通过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性审查。 2019年5月以来,根据省政府石斛专业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铁皮石斛、金钉石斛花、叶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信息分析管理职责,特别是自2014年开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贵州省以来,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大幅提高,成功进行贵州铁皮石杯茎毒理学实验等省内外系列食品安全性评估。 迄今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食源性疾病事件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9.4%,暴露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90.2%,发病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7.5%,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