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各大医院心脑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多,突然出现冠心病、中风、心绞痛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尤为常见,其中也有年轻人。
对此,专家指出,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必须重视自我保健和规范治疗,出现疾病症状后必须立即到正规大医院就诊。 年轻人也不能马虎。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心脑血管疾病,年轻人也不容忽视
许多人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专利”。
其实不然。
近年来,在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青年饮食不平衡,富裕的夜生活缺乏睡眠,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的状态,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变弱。 加之中青年心理压力大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也大幅度提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因为保护心血管的雌激素分泌降低。
现在进入寒冷的季节,身体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夜间人体的基础代谢减慢,呼吸,心跳和血液的流速减慢,负责人体活动的神经支配机能变化后,预防机能下降。 事实上,天气突然变冷只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次要原因。 诱发心脏疾病的原因是患者的“心里数不清”,例如生活不规则、暴饮暴食、长期过度劳累、不做平时的体检等,以低温、高热为原因诱发疾病或加速诱发的只有外因。 要预防疾病,老年人必须避免坏习惯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必须改变生活习惯。 那么,什么样的坏习惯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呢?
第一,起床动作过大
人们睡觉时,血压相对较低。 醒来后血压迅速上升。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过早的起床动作有血压急剧上升的可能性,严重的话会引起脑血管破裂。
早晨醒来时,建议睁开眼睛在床上躺2分钟,慢慢坐2分钟,然后站起来,在床前呆1分钟。
其次,早晨练习和做过激烈的运动
秋冬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 有些老年人在四十五点出去晨练,这时候最冷,已经高血压比早晨上升得快,脑血管事故的可能性增加了。
户外运动最好在下午四点左右进行。 有氧运动、太极拳等慢慢的柔软运动,盲目的激烈运动和过度的运动也有可能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
第三,早晨没有喝水的习惯
早晨的血液很厚,起来喝水可以稀释粘稠的血液。 水被胃和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早上空腹时喝1~2杯热水和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的水分,饭后和饭前喝2小时左右酸奶也是清肠的好方法。
第四,早餐吃油腻和咸的食物
早餐不要吃太多咸的食物和油炸食品。 例如油条、油饼、油炸食品等,不要吃太多脂肪和胆固醇。 如果消化时间过长的话,血液在消化器官里积蓄过多,脑血流量减少,有可能感觉上午不能集中。
另外,吃饭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起床后活动20到30分钟,人的食欲最旺盛,吃早饭最合适。
第五,大便用力过大
突然用力或用力过度,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壁钙化斑容易突入血流,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 高血压患者像厕所一样用力过度,结果导致轻度晕厥,重度突然死亡,需要注意!
平时可以增加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多吃玉米、小麦、大麦、甘薯等杂粮,芹菜、菠菜、马铃薯等蔬菜和香蕉、苹果等水果。 这些都有清肠通便的作用。
突然心里记得这些“绝对不能”和“绝对不能!
1 .不要一个人去医院
这可能是最普遍的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做法,生病后去医院是件好事,但有心肌梗塞一个人去医院是件很辛苦的事。
2 .不得擅自服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众所周知的心绞痛治疗药物,对心肌梗塞患者请慎重服用。
对于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硝酸甘油可能使血压进一步降低,增加休克发生的风险。 即使血压正常,含硝酸甘油时要躺下,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头晕跌倒。
3 .千万不要喝水
据报道,一旦发生心肌梗塞,立刻帮助患者喝水,可以降低血液的粘度,缓解症状。
有时患者意识不清,饮水容易引起误咽,发生吸入性肺炎,对心肌梗塞患者来说确实是雪上的霜。 另外,心梗患者一次饮水过多,水分很快就会进入血液,血液变淡,血液量增加,不健全的心脏难以承受负担。
4 .千万不要擅自进行心肺复苏
一旦发生心肌梗塞,据说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适合心脏呼吸突然停止的患者,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非没有呼吸和心跳。 对于心脏呼吸突然停止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增加了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5 .必须停止活动
怀疑心肌梗死发作,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干扰外界。 心梗发作,慌慌张张的是人的常情,但为了患者的病情稳定,大家必须首先保持冷静。
6 .请务必拨打120
与此同时,在等待的时候,仔细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让医生了解情况。
7 .要保持呼吸畅通
停止活动后,必须尽力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 患者有缺氧征兆,可吸氧,迅速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情况,抑制或缩小梗死面积。 患者昏迷后,请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倾斜,立即清除口和鼻分泌物。
8 .必须放松心情
紧张对救治没有任何帮助。 家庭首先不要慌张,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心情,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参考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