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20年庆祝晚会_一个人的影像20年!中山籍著名摄影家陈显耀与澳门

资料来源:中山日报

栏:新闻

澳门20年庆祝晚会

陈显耀的《镜澳》系列摄影作品之一,是在澳门友情的圆形地方拍摄的。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陈显耀从中山转移到澳门后的第二十年。

20年前,陈显耀没有料到,他和澳门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二十年来澳门发展过程中的宝贵时刻,陈显耀也成为澳门生产最多的自由摄影师之一,走向了世界。

目前,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澳门科学技术大学“澳门影像馆”馆长陈显耀以摄影艺术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他在澳门、中山、葡萄牙等地举办了许多展览。 看他这二十年的艺术人生,从摄影师到专业摄影师,成为现代视觉艺术领域的实验者,陈显耀不仅是澳门影像的记者,也是思想者。

澳门20年庆祝晚会

“澳门邻居”系列摄影作品之一。 快艇头街2号永昌隆米行于1959年开业,是澳门该行业中保存原形的最高家。 图为店主朱国衡夫妇。

■从邻居进入澳门

位于澳门旧市区腹部的白鸠巢公园是澳门最大、最古老的公园,这个葡萄牙王室贵族的行宫遗迹现在是市民和游客休息的城市绿洲。 陈显耀的工作室藏在离这不远的游艇头上。 这里充满了他的个人代表作,就像迷你澳门的影像馆,空气中播放着他最喜欢的西洋古典音乐。 本报记者采访的那天,是2019年的国庆假期。 陈显耀还在这里加班,为在葡萄牙的展览做最后的准备。

“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年,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在忙碌中,陈显耀和记者闲谈了他的经验。 人生如戏,分“两幕”展开。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个人家庭陈显耀在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后,于1999年定居澳门,将摄影爱好发展为职业。

但是,在当时的澳门,职业摄影师意味着收入早晚不能得到保证,刚刚来,对于安静的他来说,寻找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不容易。 在“失业”期间,他背着照相机穿过澳门大街小巷,把遇到的一切新鲜事情、有趣的人物都收进镜子底下。

澳门是弹丸之地,但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舞台。 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首次登陆以来,外来文化和本土风情就在这里展开了对话。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澳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旧交替中的澳门景象引起了陈显耀的摄影兴趣。

不知不觉中,陈显耀把身边的市井生活的细节在澳门积累了很多具有文化标本意义的影像资料。 2009年,“澳门附近-陈显耀纪实照展”在澳门民政局、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出,备受瞩目。 现在,看了这些照片,再次听了昆仑古老的歌曲,仿佛给我们展示了这条街脉的温柔。

回顾过去,陈显耀很重视这个时期的创作,他当时的照片思维可以说是天马行空。 但是,他也坦白了年轻时创作的弊端:“没有人和你交流,也没有指出你的问题。”

2008年以来,陈显耀与澳门文化机构合作,开展了以澳门变迁为焦点的主题照片创作。 这时,有着稳定生活来源的他能深入研究摄影艺术。 合作者对他的想法没有太大的限制,他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用个人的视角解读城市的影像,在澳门留下更多反映这个时期的影像文件。

澳门20年庆祝晚会

陈显模澳门工作室前的涂鸦。 记者廖薇摄

■艺术重构澳门影像

今年,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影像馆”馆长陈显耀迎来了个人事业的新转变。

从他近年的作品来看,尽管对象是澳门,艺术语言还是在不断进化。 过去十年,陈显耀的照片主题从澳门人的日常生活,扩展到澳门的建设发展、世界遗产(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自然环境。 他意识到在地面上拍摄历史建筑很困难,随着拍摄技术的变革,试着用无人机拍摄航空照片,完成了《世遗显模》系列等俯瞰作品。 在“丹青大地”系列中,看到更为抽象的色块组合,表现出澳门地形的纹理特征,其中有色彩鲜艳的新填海造地、警卫严密的建筑工地、居民和自然的日常休闲。 他的风景照中包含着“人”的要素。 "因为人类在场景中的活动不能瞬间复制. "

另外,陈显耀也在环境肖像照片中开拓国境,拍摄了澳门文艺家系列。 “很多澳门文艺家也是祖先中山啊。 ’他翻阅着相集介绍给记者。 今年,陈显耀出版了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个人照片选集和非遗题写真集。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和中葡建交40周年,今年11月6日至明年2月9日,“记忆―解/构建、吴卫鸣、陈显耀艺术作品展”在葡萄牙国立贝伦文化中心展出。 该馆的五个大厅被红、蓝、黑、黄、白等五种颜色填满,两位艺术家以澳门的记忆为主题展开创作,展现了融合了照片、装置、视频、雕刻的艺术盛宴。 在主会场中央,邀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澳门小屋师傅,建造了高8米、宽10米的巨大八角竹小屋,使其视觉震撼。

陈显耀打开电脑,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参展作品。 这些照片充满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概念风格,陈显耀是摄影者,也是摄影对象。 他和搭档自拍,再现澳门历史和生活中的风俗、事件等场面,在艺术表现上注入个人视角。 “因此,我们首先深入调查了澳门的历史文化,从中提取了象征性要素。 不仅要熟练把握摄影器材和光影的道路,这次的摄影对我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也是很大的挑战”陈显耀指向其中的“死亡”场面之一,但是看到照片中的其他肌肉爆发,汗流浃背。 "我真的要吊在那儿才能有这么痛苦的表情. "

据一些人说,陈显耀和伙伴吴卫鸣的这个“艺术实验”是“惊险的”。 “我从来没有想过做行动艺术,但是人会变的,”陈显耀说。 在澳门,国际文化盛事、艺术展览相继发生,在潜在的沉默中他的艺术观被更新。

澳门20年庆祝晚会

陈显耀的《丹青大地》系列摄影作品之一,大炮台和周边的建筑。

用新闻触觉洞察城市的变迁

读报纸是陈显耀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

“摄影师天生对时间敏感,特别喜欢拍复古主题,但时代的变化也值得关注”他特别关注城市规划的新闻,其摄影作品也体现了新闻的触觉。 香港珠澳大桥项目还处于测绘讨论阶段,他用无人机航空照片开始了其“跟进”。 从那个工程的过程到顺利开通,直到今天,他都定期记录着那个动态。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积极寻求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文创产业是其重要线索之一。 今年发布的《广东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澳门定位为大湾区发展建设的四个“中心城市”之一,将澳门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澳门正在变化,陈显耀的澳门生活也开始新篇。 2013年,他把工作室放在快艇头上,位于澳门古老城镇的心脏,四面八方,空间交错,曾经是很多电影的外景拍摄地,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文艺工作室。 "我打算把工作室变成小画廊,让女儿经营咖啡馆. "

在工作室前面的墙上,陈显耀请朋友画了一幅大涂鸦。 在画面中,领导五彩缤纷的东西的是女性的侧脸。 一只眼睛断了秋水,注视着通过这里的所有旅人。

同样是善于观察的眼睛,陈显耀总是关注“澳门的表情”的变化。 据他说,澳门的未来,摄影的魅力再次持续。

》相关链接

澳门20年庆祝晚会

陈显模记者廖薇摄

艺术家的个人资料

陈显耀,1996年开始学习摄影,国家高级摄影师,第二届广东省十大摄影师之一,中国摄影师协会和广东省摄影师协会会员,澳门摄影学会会议事务顾问。 现在是自由摄影作家,近年来主要以澳门为摄影题材。 作品收藏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和澳门档案馆。

陈显耀部分作品

◆着作

《世界遗产的辉煌——澳门历史城市写真集》

《文学意象》

“澳门生活2012——陈显耀摄影展”

“老行业老店铺”

"澳门邻里——陈显耀纪实拍. "

◆展览会

2016年“世界遗产的辉煌——澳门历史城市摄影展”

2013年“澳门生活2012―陈显耀摄影展”

2011年“世界遗产脚下的生活片段——陈显耀个人摄影作品展”

2010年“旧行业旧店摄影展”

2009年《赌城后街——陈显耀纪实照展》

2009年“澳门邻居-陈显耀纪实照展”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廖薇

◆图/陈显耀提供(签名除外)

◆编辑:徐东

◆二审:青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