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政府部下的信息通信企划评价院( IITP )发表的“ICT技术水平调查报告书”显示,到去年为止,韩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只是世界最尖端国家美国的81.6%的水平,低于中国、日本、欧洲等竞争对手。 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技术领域,韩国的水平也只有美国的83.4%,比其他主要国家低,与美国的技术差距从2017年的1.6年增加到了1.9年。
缺乏人工智能专家是韩国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韩国经济研究院对30名人工智能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美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竞争力为10,中日三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竞争力分别为5.2 (韩国)、6.0 (日本)、8.1 (中国)。 韩国经济研究院说:“韩国也能培养很多人工智能人才,但是由于国内年薪低等理由,这些人才流向美国、欧洲、中国。”
投资环境贫瘠,基础设施不足也是主要原因。 国外早晨就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开始配置相关投资,但考虑到盈利性,韩国国内企业很难投资。 此外,韩国企业开发了创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即使掌握了有用的数据,也往往无法使用合适的硬件设施来妥善处理。 因此,在世界3465家有潜力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中,上榜的韩国企业只有42家(德国gard研究机构的数据)。 其中美国企业占1393家,以40%的比例居第一位,中国占383家,居第二位,以色列占362家,居第三位。 韩国只有12位。
专家们认为,制约韩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制度规定。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关使用数据的法规。 美国民间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兆韩元,中国也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在国家主导下构建了庞大的国内数据,仅次于美国。 但是,韩国为企业利用数据提供法律依据的“数据三法案(个人信息保护法、信息通信网法、信用信息法)”延迟了国会的通过。 远程医疗管制也束缚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