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个仁怀_贵州仁怀:高粱杆加酒糟 种出飘香菌菇

在此期间,仁怀市鲁班大街的八竹村,香气浓郁的紫色蘑菇备受瞩目。 该多糖含量极高的紫丁香,其特有的栽培技术已向科研机构申报专利。

贵州有个仁怀

赤水河流域的八竹村村民们的主要收获是为仁怀味增汤产业栽培高粱。 高粱收获的秸秆处置,消耗村民们的许多精力。 同时,高粱的吸收使地力逐年下降。

今年,驻扎在村里的仁怀市司法局干部牵线,利用高粱秸秆、酒糟等废弃物,将蘑菇栽培技术引进村里。 秋收后,村民们将稻草等粉碎发酵后,在收获高粱的田地里接种了紫丁香蘑菇种。

贵州有个仁怀

紫丁香菇菌种最初是科学研究者采集野生蘑菇菌种得到的。 测定紫丁香菇对大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

经过3个多月的成长,在八竹村的试验田里种植的紫丁香菇,成群出土。 在冬天的太阳下,微微出现紫色,香气洋溢,几米外就有气味。

八竹村此次种植了1200平方米紫丁香菇。 由于村民管理不善,无法及时通风,刚发现的紫丁香菇死亡较多,目前预计每平方米产量约为3斤。 按市价一斤六十元,这种紫丁香蘑菇每平方米产值只有一百八十元左右。

贵州有个仁怀

正常情况下,高粱秸秆、酒糟、牛粪等混合种植紫丁香菇,每平方米土地产量5公斤。

尽管没有达到平均产量,八竹村村民仍然满怀期待,有时还要找科研队的技术人员,教他们种子。 一个叫王远芬的村民说:“与其荒废土地冬天,不如增加土地生产,种植蘑菇可以提高土地肥力。”

贵州有个仁怀

仁怀市利用高粱秸秆、酒糟等味增汤产业废弃物栽培蘑菇的技术,现在科研机构申报了专利。

在此之前的2年间,仁怀味增汤科研究所与贵州省农科学院合作,在该市大量栽培紫丁香菇、香菇、大球盖菇、红托竹荪等,取得了成功。 其中,用该技术栽培的香菇,不仅味增汤的香味,其多糖类也比普通栽培的高出63.9%。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