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_央行报告:宽松货币政策助长全球金融脆弱性累积

据中国新闻社北京11月16日、中国中央银行16日发表的重要货币政策季度报告,世界中央银行开始降低利率,世界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金融市场的风险回避情绪上升。

根据最新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书》,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美联储已经下降了三次,缩短时钟的时间从2019年10月提前到8月,重新开始购买回购和短期国债。 欧洲中央银行在9月份的会议上,将存款便利利率的10个基点下调至-0.50%,发表了2016年以来首次的利率下调和资产购买计划的重启。 与此同时,日本、英国中央银行仍保持现在松懈的立场。 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韩国、俄罗斯、土耳其在内的40多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自2019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能减弱,通货膨胀目标的利率下降。

报告显示,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助长了世界金融脆弱性的积累,主要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全球企业部门债务负担加剧,脆弱性上升,企业部门高风险债务规模占企业部门总债务的三分之一。

其次,低利率环境促使投资者增加高风险、低流动性证券,释放更大风险。

三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务比率高,债务与出口比率已从世界金融危机时的100%上升到现在的160%,一些经济体的比率达到300%以上,加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风险。

报告指出,在此背景下,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风险规避情绪急剧上升,金融体系稳定,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低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利率”环境挑战各国货币政策控制,利率政策应对空间有限,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也有限。 必须考虑加强政策合作,实施结构性改革,加强长期经济增长的动能和韧性。 (完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