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勒颈”问题基础研究薄弱。 明确提出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济南,加快布局基础研究。 无论是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量子大科学中心、国家超计算济南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还是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将引进30多名院士和诺贝尔奖团队,新设多个新的研发机构,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量子大厦效应图
制定综合的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计划
着眼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整体的核心位置。 2019年9月颁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创新型省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济南加快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量子大科学中心、国家超计算南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建设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特色的区域科学创新中心,综合 这意味着在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广东深圳之后,济南开始走上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新道路。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召集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突破了重大的科学课题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瓶颈”,这是国家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起点和立足点。 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随着济南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入省级战略,济南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计划的编制,赢得国家两三项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济南。
积极布局量子、超计算研究
8年前,中国科学院量子研究队来到济南,建立了量子技术研究院。 目前,我国第一个商用量子秘密通信专用网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用网已经使用的世界第一个量子激光雷达产品,世界第一个使用量子密钥的商用安全密码手机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领域芯片已在济南开发生产。
8年前“国家超计算济南中心”公布了这一消息。 该中心建设了中国首个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表明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用自主CPU构建千万次计算机的国家。
骑马开发许多研究开发机构
2019年,明确了综合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一系列新的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机构加快了建设。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始建设首家专业研究院空天信息技术研究院,空间进行波管、微波微模块等20多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济南的共同中国科学院计算共同建立山东计算智能研究院的山东产研院、济南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电工所建立了国家先进电磁驱动科学技术革新基地。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11月在济南发布,标志着我省基础科学研究进入新阶段。 山东中科院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经济南中科院新动能创新研究院批准成立,基本确定引进中科院系第一届九大平台20项。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积极致力于诺贝尔奖实验室、康复机器人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选择国内外各类意向导入项目60多项,决定导入孵化项目。
山东大学与槐树区共同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宽带隙半导体产业研究院最近注册,宽带隙碳化硅半导体省级重点实验室已完成报告。 精品钢产业技术研究院、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氢能和低碳技术应用研究院相继成立。
向院士专家扔橄榄枝
发展是首要任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为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济南更加重视引进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 11月28日,2019院士泉城行及院士论坛在济南召开,国内外11名院士及相应水平的专家进入企业,进入校园,进入科技创新平台,为济南发展进行脉诊。 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说:“我们衷心期待会员、专家能够选择济南,在济南扎根,在济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播种创新种子,收获共赢的果实。”
实际上,国内外高级人才成果加快集中在济南,省级院士站87家,诺贝尔奖站3家,院士和诺贝尔奖团队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