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新改革_粤东“飞地”跃起“新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一周年改革发展纪实

眺望粤东的“飞地”,“新深圳”出现了!

在汕尾海陆丰的红热土上,独特的深汕合作区“飞地”现在很活跃。

仅仅一年时间,新城市的骨架就出现了,“五纵六横”的道路四通八达。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一座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城,站在广东港澳大湾区的最东端,距深圳东坪山地仅60公里。 三宝机器人产业园等11个机器人项目建成的深汕知智城市研究院落选在这里。 迄今为止,合作区已经引进了83个产业项目……

新中国新改革

建设中的深汕特别合作区

这是服务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今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创新完善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探索推进机制”。 从此,深汕合作区不断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这是广东地区协调发展的创新探索——6个月前,《广东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议有序发展“飞地经济”。

该深圳第10+1区位于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铁路、深汕高速铁路的交叉点,由鹅口、沙漠、鲕门、赤石四镇组成,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

新中国新改革

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图

目前,作为深汕合作区的起点区和焦点发展的先行区,鹅口区已经达到68家,深圳港小漠港区第一期工程顺利完成……经过调整体制机制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深汕合作区正在全力向“港产城一体化”目标前进。

大楼林立,深水良港替代了以前的荒废,矗立在野草滩上。

高质量发展: 68家先进制造业抢滩

高品质的出发点,不走“变革升级”的曲线。

进入易能电气有限公司的工厂后,机器人迅速自动化涂装,箱子的产品陆续分装包装。 “今年的订单手软,工厂24小时生产,产品销往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客户超过600家,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到2亿元。”该公司张海总经理说,深圳易能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了适应东扩战略, 安置合作区建设易能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深汕合作区发牌才正式生产的项目。 园区不仅满足自己的生产需求,还为引进产业上下游企业拓展园区产业链留下了空间。

新中国新改革

易能电气有限公司的工厂生产线正在作业中

深汕合作区从起点坚持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主导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的发展模式。 今年,深圳市的显示科学技术株式会社企业总部呼吁定居。 其深汕总部有员工300多人,有9条生产线,预计每天生产3千个人机界面、1千台可编程控制器、1千台步进驱动器,年产值1.2亿元。

“生产飞机引擎的涡轮机是“刀尖舞”。 经过试制和开发,现在产品已经投产,填补了我国精密制造的空白。 万泽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社长刘元春表示,作为生产航空军品的企业,企业主要产品为高纯度、高性能高温合金等,目前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产替代,为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全产业链。

智能城市:布局全国最大的机器人街

初冬厦深铁路鲂门高速铁路站,车来车往,热闹非凡。 这里有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的深汕湾机器人城镇,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城镇。

去年11月30日,城镇第一个工程深汕湾科技城开工仅10个月,一期工程实现了主体性限制。 “深汕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社长钟晓敏介绍,已有69家企业自主对接,涵盖智能制造、芯片、机器人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挂牌以来的这一年,来参观的客户和企业达到了两千多人,在各方面迎来了惊喜的变化。

新中国新改革

深汕湾科技城展出的智能机器人

深汕湾机器人城镇无意识地塑造了深汕合作区产业发展的智慧环节,进入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和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排行。 目前,城镇已经引进三宝机器人产业园、天鹰智能农业物联网无人机生产基地、控制汇智能机床和核心零部件开发生产基地等11个机器人产业项目,储备了哈茨工大机器人集团等20多家优秀企业。

今年高交会上,进城的三宝创新生态科学技术有限公司首次在深圳的“中国科学技术第一展”上出色,揭示了金刚机器人、小精灵机器人和小精灵机器人三种产品。 公司总经理林绿德表示,深汕合作区拥有深圳创新基因,区位优势突出,公司对建设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城镇充满信心,借助机器人产业集中效应,与城镇携手成长。

现在,在机器人城镇的旁边,山清水秀的画卷展开。 兼具都市客厅和社交功能的赤河广场和生态公园,装饰着城镇的休闲场所。

除了机器人城镇外,区内的小漠湾文旅町、莲花山生态康养町、教育町想出发的一系列智慧城市“产业町”的计划建设一齐进行,继续巩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

产业集聚卡:自主创新开拓区

产业兴,城市兴。 深汕合作区以“港产城一体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东进精英,自去年12月16日揭幕以来,深汕合作区已有生产项目23项,不久生产和开工项目33项。 2019年,深汕合作区全力招商,全年协商企业280多家,访问调查企业72家,完成专家审查项目32项,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1项。

今年,深汕合作区响起年内“百日奋斗”号角,加快了重点投资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落地产业项目共83项,计划总投资超过386亿元,年产值683亿元,年税收58.2亿元。

鹅埠镇是深汕合作区注重发展的先行区,计划建设先进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 目前共有83个产业项目中的68家在此定居:腾讯华南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深圳威视数据中心陆续到来。 “合作区成立后,汕尾地区整体的辐射和牵引作用非常明显,”鹅镇委书记吴海林说。 深汕合作区将纳入首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深圳市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企业总部直接定居市内时尚品牌产业园,到处可见热望的建设场景。

新中国新改革

图为鹅埠区——先进的制造业集聚区

据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介绍,合作区是扶贫5.0版和区域协调发展“飞地经济”模板,通过港产城一体化建设,发挥了周边辐射推广效应。 新区坚持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集成项目“三个优先”,构建抓住“两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的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细分行业,推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扩展,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制造业

新中国新改革

深圳港小漠港区一期工程全景图

出人头地的时候,特区的奋斗者奋斗的勋章- -跳起的瞬间,是地域协调发展的改革探索。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新时期深圳特区发展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新动能。 “一年一人,三年一人”特区的奋斗精神,在广东的大地上建立了新城。

大鹏展翅欲飞。 这一崛起中的“新深圳”将成为广东港澳大湾区东部门口、广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开拓区和现代化国际滨海智惠新城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