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回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现场
12月12日,区块链和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以及2019第八届中关村大数据在北京举行。 论坛旨在探讨以块链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突破口,推动块链与数据双胞胎、人工智能、5G等新兴科技的融合发展,帮助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趋势。 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兆元规模,块链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近年居世界首位。 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能否在新的产业变革中实现曲线超越。
在论坛上,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发表了2019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据介绍,目前北京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超过二千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86万元。 北京大数据专利申请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海淀区和朝阳区。 46%的大数据专利申请来自企业。
中关村科技园是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创业企业的集中区。 中关村管委会副巡视员刘航在论坛上介绍,2014年中关村加快培育中关村大数据产业集群,提出推进产业转型的政策措施,率先配置大数据产业,建立中关村连锁产业联盟。 中关村管委会还支持园区重点企业20多个大数据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支持资金累计超过2亿元。
目前,中关村大数据企业已达1600多家,产业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有效认可专利5800多件,领先全国。 2019年中国50强大型数据企业中,中关村企业22家,占全国44%,居全国首位,中关村示范区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领导者。
刘航表示,下一步中关村将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分块链、物联网等最先进的技术整合创新与融合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中国信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阎冠和表示,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技术融合的趋势被强调,产业重组有加快的趋势。 近年来,热点技术经历了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块链等,其中有泡沫,只有掌握先进技术,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融合,才能稳步走向远方。
当天,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与治理研究中心的筹备工作在论坛上举行了启动仪式。 久之软件块链研究院院长钱晖在会议上发表了《块链+政务应用》蓝皮书。 围绕“大数据、区块链推进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破坏和立足数字经济发展”等议题,参与专家开展了精彩的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