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常看剪纸作品
“龙真的要把纸蹦出来了! 11月29日下午,中国民间剪纸一家非遗传继承人杨荣祖的剪纸作品《龙图腾》在武昌工学部图书馆展出,展出了10天。 展览引起了该校师生们的热烈反响。
“栩栩如生,栩栩如生……进入武昌工学院图书馆大厅后,被广阔的红色剪纸吸引,形态不同的中国龙跃入纸上”刚刚结束的武汉龙王庙公园“中华龙玺”的石像已经完成安置仪式,25米长卷剪纸“龙图腾”( 95条龙)隆重展示 在这三个月内完成的25米“龙图腾”生动地刻画了九十五条龙,龙的位置是“九五至高”,意味着龙走天下,如意吉祥。 为了强调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创作者杨荣祖先在剪纸的创作手法中引入民间刺绣、周易八卦、福禄寿喜和书龙字的各种变体等传统文化要素,将龙鳞纹与祥云相结合,主要实现了清晰、能量光龙球的设计 此次邀请的作品将在校园展出,杨荣祖先生说:“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精神标志,积累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剪纸是表现形式,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想让很多年轻人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停下来看剪纸作品
“一眼就震惊了”国际教育学院中文国际教育1901班的学生宋宝怡说,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大师级剪纸作品,真的很惊讶
据说展览会现场聚集了许多慕名的学生。 “至今为止在学校开设的中华才艺课上,我们也学过剪纸,以前只能用照片看到的作品现在在我们眼前,这对我们的全面参观学习有很大帮助。”中文国际教育1702班学生张雨薇说。
该校国际教育学院发现,该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才能课程,主要教授中国书法、中国舞蹈、中国音乐等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其中有剪纸课程。
长篇剪纸作品《龙图腾》
“让学生接近作品,是学过的内容最好的实践”,该校国际教育学院剪纸课的陈元玉先生说,“杨显荣的作品以业界闻名,这次他的作品来学校参加展览,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名家的风格,还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书中提到的技法”。
杨荣祖担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龙文化研究院副主任,对龙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12米剪纸巨作《清明上河图》于2013年6月被选为“宇宙艺术芯片”,搭载神舟10号机在宇宙中漫游。 2019年7月,其剪辑作品《先师孔子行教像》收藏于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 红色系列剪纸作品收藏于湖南韶山毛主席怀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哈达德店红军纪念馆、中贸易CVC艺术馆、甘肃天庆博物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艺术家和国家级博物馆。 (莱丽李纱李锦刘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