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天眼APP讯:据中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新”)官方网站报道,公司最近签署了东航集团与股票改革项目合作意向协议,明确了中国新出资参与东航集团水平股票多元化改革的意向。 双方还将在基金投资、理财、金融服务、股票运营、海外投资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这意味着南航集团吸引300亿美元后,也开始推进东航集团水平的资助。 据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现在三大航空中央企业正在推进从集团到子公司的混改。
南航东航集团股票多元化
中国国新于2010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是2016年初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指导组试行的两家中央企业之一,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履行国有资本人职责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专业平台。
截至2018年底,中国新资产总额突破3800亿元,公司年度纯利润突破70亿元。
据记者说,现在东航集团正在推进集团级别的股票多元化,参与谈判的潜在股东不是国家的新家。
此前,南航集团已于7月底实施股票多元化改革,集团级别引进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确定的投资主体广东恒健投资控股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彭航股票投资基金合作企业(有限合作)增资各100亿元,共增资300亿元。
之后,南航集团将一部分资金注入上市公司南航( 600029 )。 10月底,根据南航航空公告,计划向南航集团公开发行2,453,434,457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68亿元。 另外,南航集团旗下的南龙控股公开发行613,358,614株h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港币35亿元。
对此,民航行业专家林智杰表示,三大航集团级股票多样性不断推进,有利于引进新的国有股东,降低资产债权率,完成国有资产委员会审查要求,然后引进其他国有股东,也有寻求业务合作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市的航空公司受经营租赁和手表的影响,债权率普遍提高,但中央要求截止到2020年下降到68%以内,预计在东航集团水平筹措资金后,资本也会像南航一样注入上市公司。
部下的公司混合资金使其全面开花
实际上,在引进外部资本与合作方面,东航一直领先,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子公司的水平。
近年来,东航在上市公司东方航空( 600115 )的水平上,陆续引进carrier和美国收益最高的航司塔米航空作为股东,与前两者在很多业务水平上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今年也实现了与以上海为据点的吉祥航空( 603885 )的持股。
从子公司层面来看,东航集团旗下的东航物流在2017年引进了联想控股公司、普罗斯投资、德邦物流、绿地等4家投资家,实施了员工控股。 东航物流的员工将国有企业的身份转变为“脱马甲”,与东航解除劳动合同,与东航物流签订完全市场化的新合同,一百多名干部亲自掏腰包购入东航物流股票。
这样的改革也推进了东航物流体制的变革,逆转了货运航空“十年九损”的困境。 前几天,东航物流公开了招股说明书,预定在上海的主板上市。
另外,据记者独自得知的信息,东航集团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联航和航食公司也设立了混改推进集团,沿着东航物流的路线引进战略投资家,计划由员工控股,走上市的三步。
有东航物流的样品,国航和南航旗下的货物物流公司也是他们推进混改作业的重点之一。
记者从中国国航( 601111 )母公司中航集团获悉,公司年初制定目标,希望在2019年引进旗下的货物物流资产战略投资家和完成员工持股。
目前中航集团管辖的货物物流资产主要是与国泰合资的国货航空和相关快递物流公司,2018年,国货航空完成了上市公司设置中国国航( 601111.SH )的工作,意味着混改工作加快。
南航已成立南航运输物流有限公司,集南航集团旗下货机和腹仓运输力、货站和坪保障、国际物流等相关运输资源于一体,寻找战略投资者。
另外,南航旗下的珠海通航也在寻找战略投资者,上市公司一级导入的几个战略投资者正在深入合作。
资本捆绑改变竞争结构
2017年,美国航空向南航投资2亿美元购买增发的h股,占南航总股的2.68%。 同时,美航和南航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包括代码共享、联合协商等一系列业务合作。 目前,美航任命观察员为南航董事会,进一步扩大了双方业务水平的合作。
2018年春秋航空( 601021 )也宣布以8.46亿元的自主资金购入南方航空非公开发行的股份a股1.41亿股,占南方航空股份的比例1.63%,成为后者的第五大股东。
对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来说,在东航和南航分别投资、当前国内航空时间资源紧张的现实中,可能是获取更多核心资源的重要途径,双方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也会对当前竞争结构产生很大影响。
据记者透露,目前东航和吉祥两航司的官方网站已经实现了相互销售机票,双方将在航道网络、常客计划等方面深入合作,避免航道申请中的不良竞争、会员积分和权益的相互运用等。
目前,东上航占上海市场约40%的份额,吉祥航空是上海第三大承运商,市场份额在8%左右,两个深度合作,控制上海市场大约一半的份额,市场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相比之下,南航和春秋航空在地域和业务上有很大差异,记者称,两家公司也计划将南航旗下的某分子公司改组为低成本航空,介入低成本航空领域也是国内最大的全服务航空公司南航最近两年一直在进行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