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国家电投黄河项目增资引战合同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中央企业以产权市场完成的最大混改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
这是本年度国内第一大非公共公司股份融资项目,中央企业混合是第一项目,国内最大的能源电力领域股份融资项目,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至五大发电集团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对外资金股份融资项目。
国资委总会计师白英姿表示,黄河项目采用全市场化方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交易,引进8个战略投资机构,成功招收资金242亿元,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另一个成功案例,同时国家电投和黄河公司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此次黄河公司改造引进的8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中国生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国新、国投集团、浙江能源集团、云南能源投资和中信证券。 其中,中国生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国新股持有率分别为13%、8.67%、5%、2.5%,共募集242亿元,相关资金主要用于海南州、海西州等大型能源基地的开发、银行贷款偿还等。
国家电投党集团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8位投资者的加入将为黄河公司注入资本,赋予活力,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对接,优化资产质量,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凝聚效应”,辅助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实现共同共赢。
钱智民表示,项目成功实施对中央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资本市场优势、扩大国有资本功能、弥补各种所有制资本增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国家电投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目前共有混合所有制企业324户,累计引进非公有资本252亿元,采用混合所有制方式,新能源项目253个,引进非公有资本67亿元。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电企业,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企业之一。 目前,国家电投联合企业在青海海南建设千万千瓦级水风景补偿基地。 利用国家通电带来的清洁能源产业整体优势和混合改造力,黄河公司作为产业平台将继续加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将走上飞速的道路。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朱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从北交所交易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147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北交所实施混交,引进社会资本687.7亿元,比上年增加62.3%,呈现四大特征。
一是电力、石油、军需等主要领域的企业混改项目在增加。 今年以来,该类项目成交31项,引进社会资本2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6%。
其次,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混改项目正在增加。 今年以来,北交所成交了48个这样的混改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7%,引进了社会资本340.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1.8%,反映了优化资本配置、调整结构的政策要求早日落户海外。
三是释放控股的混变项目增加。 今年以来,47个混改项目的出资比例超过50%,比上年增长20.5%。 这些企业主要是充分的竞争领域内的企业,未来的私营资本主导企业经营。
四是投资者种类丰富。 今年以来,116家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资本通过北交所参与混合改革,投资379.4亿元,比上年增长80.3%,98家产业类投资者参与混合改革,投资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44.5%。
朱戈表示,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欲望越来越高。 从北交所的这些交易数据和特点来看,国企混合改革整体速度加快,力量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