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买了房子,但新建的大楼的宽带还没有垄断。 不巧我的朋友和我一样沉迷于电子产品和智能家庭,非常紧迫WiFi网络的需求。 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非常了解他的需求,翻阅相关产品时,发现了一种叫做4G路由器的产品,可以在4G SIM卡的数据中打开WiFi热点提供给室内设备,手机WiFi热点和无线卡
帮助朋友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也一直关注这些产品,想到自己居住的地区是和几个邻居共享的宽带,有时中断或者网络不稳定。 最近通过金评收到华为4G路由2 Pro,从产品型号的命名看到属于第二代的专业版,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后,通过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体验体会。
开箱即用
大部分华为智能产品的包装依然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至少我个人使用的一些路由器的包装保持着同样的设计风格。 箱子中最显眼的是4G路由器的渲染图,左上方印有产品名称和功能特性,下方印有HiLink技术标志,右上方印有经典华为标志。
箱子周围印着产品型号和华为标志,没有多馀的内容干涉。 右侧贴有一张标签,其上印有与路由器技术参数相关的参与者代码信息。
箱子背后还有信息密集的区域,除产品名称和型号外,左侧印有4G路由的5个技术创新亮点,右侧主要用文字介绍产品的实际应用场景,详细列出产品规格和技术参数,底部下载厂家信息和华为智能家庭应用程序
包装内部陈列也比较整齐,路由器外侧包装有塑料保护膜,其馀附件收纳在相邻附件箱中,包括底座、网线、电源适配器和使用指南等。 现在很多路由器都不附带网线,华为还是有良心的。
设计
近年来,产品设计经验的沉淀非常深刻,无论是手机还是家庭周边的产品都能感受到。 华为4G路由2 Pro本体以ABS复合材质为主,通体配色为白色,侧边中央腰线部分散有灰色,碰撞色处理使产品整体更加动态。 在机体的正面,所有的指示灯都汇集成一列,各指示灯下面标有功能标识。
主机上部灰色部分的中央位置有2个按钮,左侧是HiLink按钮,右侧是电源按钮,这2个按钮向主机侧稍微凹陷,与两侧的灰色部分相连,一体性更强。 双扣质感触感硬,阻尼适度。
0
与前面板的简单性相比,机身背面分散。 上方有挡板,卸下后可以看到Main和Div两个无线电天线,左侧天线旁边有固定螺钉。 挡板下面贴着印有华为4G路由的加入信息、初期背景管理信息、华为智能家庭应用程序的下载二维码的名片。
背面的网线接口部分稍微突出到背面板,依次为复位键、直流电源接口和4个网线接口。 最后一个网线接口是通用接口,系统根据插入的网线自动匹配WAN或LAN功能。
连接器下面的斜面上有一系列紧固件,主要目的是将路由器垂直放置在附件的底座上,有助于提高信号强度,节省桌面空间。 支架设计为灰色,安装后路由器主体稍向后倾斜,安装非常稳定。
机体底部左右两侧有突起的支撑脚垫,中央有散热格栅,左侧有SIM卡插槽,采用比较方便的插拔设计。 遗憾的是,这个卡槽只支持Micro SIM卡,在手机上主流的Nano SIM卡不能直接使用。
手游加速功能是华为路由器的标准功能,但现在只支持华为移动电话,需要搭载EMUI 9.0以上的操作系统,在获得预定的Mate 30后再进一步体验,在推特上继续分享该路由器的体验。 部署位置推荐会自动检测路由器当前所处位置的4G信号强度,若信号强度较高,则引导用户记录当前位置。
更多选项包含实用功能,例如可以在右上角加号添加HiLink智能家居设备,以显示当前正在访问路由器的设备和拓扑图。显示灯设置选项可以设置路由器面板上显示灯的开关时间
体验总结
华为4G路由2 Pro的表现非常稳定,在经历的半年中,我几乎感觉不到它与普通宽带无线路由器有多大的差距。 当然,这也与中国移动的4G网络信号垄断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路由器产品本身,在硬件配置、信号复盖、信号吞吐量和功能管理方面尽可能设计成路由器的方向,告别了传统无线卡的拙劣使用体验,完全可以成为家庭无线网络的中枢系统。 文末,华为4G路由2 Pro的优缺点综述如下
收益概述:
简单优雅的设计,立式支架可节省桌面空间
信号复盖和数据吞吐能力强,网速优越
华为访问智能家居系统,支持手机方面的管理和智能家居系统的联动
创新设计4G+有线双通道接入
改进方向:
目前仅支持非主流Micro SIM卡,不易使用
网站方面管理并难以记住没有域名的地址
产品定位趋势强,缺乏丰富的扩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