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提高渗透力来讲述中国的故事——东方卫视的革新节目“这就是中国”的魅力来源于什么?
资料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上海12月10日电(记者许晓青胡文嘉)讲述了中国的故事,传播了中国的声音,广电媒体在2019年有了什么样的革新创造? 最近,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办的“这就是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上海两地的专家和业界相关人士举行,以2019年的“现象级”电视节目为话题。
据专家介绍,讨论时事话题的节目从来不多见,但像“这是中国”一样,深刻理解现在观众的困惑,从来没有引起过国外的关注。
2019年初,东方卫视发表了新的周播节目《这是中国》,节目引起时事的关注,采用“圆桌讨论+演讲+现场对话”的形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着名学者张维成为发表者,在电视屏幕前和网络上掀起了收视热潮。
“理论类电视节目缺少什么?我们认为,必须适应时势和潮流,提高洞察力、思想力和渗透力。 这是东方卫视的一点想法。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总裁高韵斐表示,“这是中国”在东方卫视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录像工作室和观察者网上展出,节目以国际国内的关注点为焦点,用中文解读中国奇迹。 他认为节目制作过程也是一门非常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节目发表者张维先生为了分享录音经验。 “原创性的“中国之路”的研究,使用中国的语言体系是很重要的。 电视画面需要大众的语言、国际性的语言和学术性的语言。
专家分析,“这就是中国”在同类节目中进行语言创新,可以说是“国际模范”与“民间姿态”的融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张波甫表示,节目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脉络,是时代呼吁的产物,使观众感受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后中国学术界思想理论的准备越来越扎实,因此该节目的说服力和可靠性大大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提出,要注意这个创新节目对现代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很大,节目不仅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目的性,还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初步统计显示,“这就是中国”同时位居省级卫生节目前三位。 同时,在网络传播中,节目播放量已经超过亿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这是中国”为“90后”的收视群体为中心,引领青少年文化潮流的视频网站——哔声响起的网站( b网站)受到好评,现在进入纪录片排行榜的前三位,观众的口碑评价达到了9.7。 在b站,该节目的30岁以下的参加者约占6成,节目内容不仅仅是“接地气”,还特别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网民说:“茅塞顿开,出了很多问题。 我们接触的是事物的一角,现在变得更全面、更清晰了”。
参加节目录制的青年国际问题评论家罗珺认为,只有面对国内外的话题,才能在复杂变化激烈的舆论中发出中国青年的好声音。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了解中国,再看云彩,看日本,浑浊。 一年来,节目录制也给了青年很多思考机会。 这也是罕见的思想成长历史”
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组将进一步总结经验,预计2020年推出节目升级版。
编辑:赵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