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些国际组织降低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出口连续几个月下降。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稳定,主要指标停留在合理区间,优于期待,充分显示韧性,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镇压”,强有力地反击了使中国经济衰退的不实言论。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到质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面对海外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变革压力激增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确实显示了“中国治”的强大推动力。 建设良好的商业环境,深化供应方结构性改革,减少“生产能力、库存、杠杆、成本削减、辅助板”,大幅度降低成本……大幅度改善供应效率,提高企业发展活力,推动经济运营健康循环。
合作与共赢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础。 近年来,在“一带一带”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连通、生产能力合作、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实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 同时,深化改革,重点放宽服务业准入,加大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准入力度,在某些领域逐步放宽股权限制, 向海外个人投资者投资中国国内原油期货三年内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确实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善意”是中国贸易的繁荣,今年头十个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63兆元,比去年增加2.4%,其中出口为13.99兆元,增加4.9%。 事实证明,中国已成为正确的世界经济“压载”。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国始终把自己的发展放在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上,始终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 例如,中国宇宙空间站邀请世界各国开展飞机内外搭载实验项目,嫦娥四号获得的月球背面探测数据将向世界公开,中国华想与世界各国共享5G技术。 我国同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创新合作关系,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 2019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名连续4年上升,仅进入前20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国际知名调查机构CB Insights报告,在世界32家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中,中国占10家。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点。
就业形势一直是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及时调整就业政策,就业问题不断有新的创新和发展,全国新的就业、失业率、招聘倍率等大部分就业主要指标得到改善,实现了温暖的开端。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年城镇就业目标提前实现。 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方向,对于人口超过13亿的国家来说,就业要维持这样的水平并不容易。
总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坚持走高质量、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的转变,真正释放制度优势、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始终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压力”。 (金羊网文/王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