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洲,很多人都想到的是广阔的荒芜土地、肮脏的环境、不安定的社会治安。 因此,很多中国人即使去欧美进行昂贵的旅行,也不会选择非洲。 被称为非洲最安全、最清洁的国家——卢旺达!
中国人对卢旺达的了解停留在大屠杀阶段,这个冰川时期侏儒图瓦人定居的国家被德国和比利时人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利时为了更加彻底地支配卢旺达,呼吁人们废除君主制,支持弱的图瓦族政府,卢旺达国内最大的两个
令世界各国惊讶的是,标志着“和平发展非洲”的西方各国,在大屠杀发生前和发生后无言,甚至有引起波澜的成分。 《卢旺达屠杀》的作者指出,当世界各国谴责西方对非洲的掠夺时,卢旺达保持沉默,当卢旺达没有资源后,他们不想花一个士兵拯救数百万被屠杀的图西人。 因此,卢旺达在被西方抛弃后迎来了悲惨的结局,向非洲各国展示了西方世界的面貌。
这场内战和大屠杀给原本是非洲贫困国家的卢旺达带来了巨大打击,可以说经济从90年代直接后退到70年代,在全国上下都找不到完全不缺的建筑物。 原来是图西人被杀害的四方逃亡者,后来有200多万图西人因为害怕报复而离开了他乡。 这具尸体躺着的“战争”,谁也没有成为胜利者。 包括沉默的法国、比利时等西方国家。
1994年以后,卢旺达在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图西人“大赦”胡图族的宣言,增设众议院(改革国)和乡村法院(审理屠杀遗留案件),由女性担任,开拓非洲女性社会地位的顶点。 因此,迎来了非洲各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几年,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连续9年在非洲位居第一。
虽然工业基础依然薄弱,但卢旺达政府没有盲目引进工业高污染工程,在产业垃圾方面极为严峻,2008年发布了全国禁止除商业外使用塑料袋的法令。 禁令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容易接触的话题,像卢旺达这样个人年收入不足一千元的最不发达国家,有着这样的先进的环境意识,连当时的殖民地国家比利时也没有看到,也有官员承认最多一年就失败了。
但是,卢旺达人坚持了10年的禁塑令,以新的姿态出现在社会面前。 现在街头巷子里别说塑料袋了,连生活片断的垃圾纸也没有。 第一个人常常问自己是欧洲的发达国家还是非洲最穷的国家。 完全垄断了非洲肮脏的原始形象,甚至有人把卢旺达形容为“非洲的日本”,治安状况和环境卫生都在非洲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