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桐乡的老商务大楼
开设了几家网络公司
他们有特点
没有几个员工
开出了超过5亿元的增值税收据
原来,这五家互联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桐乡人张某,他从事游戏软件开发的生意,其实他的生意,与发出的5亿元以上的发票相比,只能说是“九牛毛”。 也就是说,他最重要的“买卖”是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征收税款来“致富”。
这是桐乡公安最近调查成功的增值税单大事件。
利用税率的差别,他说“坐渔翁之利”
案件发生于2019年8月,桐乡市公安局接到嘉兴市税务局交付的线索,发现该市5家互联网公司涉嫌开设增值税专用发票。 桐乡市首次网络经济企业发行收据事件,收到线索后,侦探大队开展了前期的周密搜查。
警方调查发现,这5家公司的注册地点是同一家商务大楼,上司是张某,公司内只有几名文职人员,负责日常打扫和接待工作。 张某在杭州有家公司,叫总公司,总公司确实有十几名员工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但业务量有限。 张某最主要的“业务”还是虚假账单。
“张某主要发现桐乡5家公司中有a公司对外发行虚假账单”侦探大队民警沈涛对记者说,在没有任何交易的情况下,张某利用a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1个省(市)开设了200多家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1200份,价格税合计在5亿元以上 同时,他自己名义的5家公司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主要有其他4家公司向a公司开具发票。
5亿元以上的收据已经发行,张某一定要有相应的收入报销。 另据搜查警方透露,张某将从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共计100多家公司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项目扣除,涉案发票达到2300多件,价格税合计达到3亿多元。
为什么他开出超过5亿元的发票,收入超过3亿元就能报销? 张某利用税率差,投入高税率( 17% )的发票,提出低税率(6% ),这样就可以“渔翁之利”。
再聪明的犯罪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沈警官表示,因为网络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对外开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品名以“信息服务费”为主,该业务抽象、隐蔽,对传统行业,虚开行为难以发现。 张某也利用这一点,任意做自己的犯罪行为。 那么,警察是如何一步一步剥茧,调查张某的犯罪事实的呢?
前期,警察暗中对这5家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这几家公司很简陋,员工也很少。 这和应付开票的业务量完全不同。 在初步确定张某持有虚假账单的犯罪行为后,警方对资金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流向,发现了大量资金倒流的现象,即存在公开账单、出现私人账单等情况。
“在进口、销售方面,我们也发现异常。 正在进口的手机、路由器、汽车零部件等的数量从数百个到数千个”沈阳警察说,这些项目与销售项目“信息服务费”不一致,警察在该公司没有发现手机和路由器等相关产品。 另外,公司账簿也很简单,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对应的合同和相关的入库发票等。
目前,张某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最后
网络警察的蜀黍也要注意
不管网络犯罪有多么隐蔽
只要触犯法律
警察会调查到底
我永远不会把网络排除在法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