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7点30分,住在银川市金凤区都市春区张成渝的垃圾被送到住宅区入口的“小屋”。 “10次厨房可以更换350毫升牛奶,其他资源垃圾可以更换围裙、垃圾袋、肥皂、肥皂等,房地产可以免费向所有者提供果皮、砂糖、水制成的环保酶,在所有者家里清洁使用。 垃圾的分类有很多好处,所以现在扔掉之前还得分开。”
今年,银川市通过设立46家垃圾分类点交换超市,引导居民正确投入垃圾获得点,交换相应物品,经过近半年的试行,点交换模式效果显着。
重点超市的工作人员向李莲(左)确认重点。
从“得分”到“得分”
12月19日,金凤区福满苑垃圾分类点兑换超市,居民李莲拿着啤酒瓶20瓶,纸板6.2公斤,共兑换10元商品。 今年9月底,小区开始实施垃圾分类,300多户居民参加,占居民总数的40%左右,累计兑换商品超过4000元。 点超市的管理者根据秋园消息,每天有数十名居民兑换。 超市的商品可以用积分兑换,也可以弥补差额。 “以前为了卖破烂烂的东西堆在楼梯间,但是不说环境脏,也影响了附近的关系。 现在就把积分拿来,很方便,”李莲说。
从“乱扔”到“乱扔”,城乡都有“同期”的绿色新时尚。 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是银川市第一个垃圾分类示范乡镇。 昊苑村驻屯村第一书记马玉英告诉记者,农村垃圾的分类与城市不同,最初村里放入170多个分类垃圾,投入居民区,但效果不明显。 之后,村上先生分户分发垃圾箱,用绿、蓝、灰、红四种颜色表示料理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图画和文字,一目了然。 每天早晚2次,分7点和20点回收桶内的垃圾。 “村民发现无法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情况,收集员立即进行指导和纠正”村民如果有建筑垃圾等,可以随时打电话,让村里的人清理干净。
记者在昊苑村垃圾分类点超市看到村民可以用手机扫描和注册代码,然后点交换数十种生活用品。 1千克纸板兑换100点1千克报纸兑换150点1千克塑料瓶换算200点金属铁、铝、铜分别兑换40、50、2000点……村民李瑞花是“兑换点的达人”,积100点相当于1元,存入她的账户 “家里缺了什么,米面油、酱油醋,很快就把垃圾分开,经济实惠,现在连饮料瓶、纸箱都看不见,”李瑞花说。
村民刘二女告诉记者,以前垃圾乱七八糟,刮风乱七八糟,现在路上没有垃圾箱,带回家分类,时间长了,垃圾乱七八糟,还看见路上有垃圾,很快就清理干净,害怕降低自己的环境卫生评价。
村上先生将各家庭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家门后卫生状况、美丽庭园、美丽家庭、星星文明家等荣誉结合起来,入选区、市、县最美的家庭分别奖励1000元、500元、300元。 “审查中卫生状况不佳的家庭将受到批评。 有赏罚,就能激发村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马玉英说。
把绿色时尚融入日常生活
实际上,银川市开始分类垃圾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2005年,银川市正式成立了厨房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将厨房垃圾作为生物柴油和土壤改良剂。 2016年6月通过国家检测,成为全国33个通过检测的6个试点城市之一。 另外,引进了2家尾菜、厨房垃圾处理企业,对全市冷链物流、农业贸易市场等主要场所产生的湿垃圾收集处理实现了全权盖,使尾菜、厨房垃圾成为饲料纤维、有机肥料和液态肥料。 迄今为止,处理了厨房垃圾65万多吨,厨房垃圾(尾菜)1.5万多吨,制作了有机肥料2200多吨,液态肥料2000多吨。
2017年1月1日,银川在全国首次实施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复盖了7个示范区域、360个居住区、78个区直机构、银川市所有党政机构和医疗机构和学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
在党政府机关,银川市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训练作为党校干部学习的必修课。 与市直部门签订了《生活垃圾分类目标责任书》,以办公室为评价单位,配备二维码和专用收集袋,全国首次实施“数据模块化评价点奖励”模式。
同时,银川市将垃圾分类业务纳入各区、各有关机构年度业绩评价、市爱卫季度评价的重要内容,制定了《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业务评价方法》,以奖励补充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评价,结合文明部门、节约型公共机构和“十佳房地产”的设立等。
在社区,银川市推进了“网络资源垃圾”回收方式,构建了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可以直观地显示各市、区、街、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参与、投入、减量状况。 全市示范机构配备四分类收集容器、宣传复合机等设施12368辆,“六统一”密闭式电动汽车和宣传车55辆,各垃圾分类运输企业配备四分类封闭式运输车辆100辆。 在全市的直运站增加资源垃圾和有害垃圾收集设施,展开二次筛选。 向焚烧发电厂投资5000万元,新设3条生活垃圾末端分选线。
银川市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 在资源垃圾处理方面,引进了最大限度利用杭州物资的公司,建设了资源垃圾集散中心,能够跟踪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数据的统计,目前回收了7235吨资源垃圾。
近年来,银川市开展了1500多场“进家、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的五进制宣传活动,制作了垃圾分类投入向导、课外读物、垃圾分类少年曲、动画片、速写板,制作了校园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废品制作竞赛、垃圾分类运动会、 组织兴趣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建立了环保型酶和手皂制作展示体验中心、绿色蔬菜有机肥实验基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垃圾分类展示馆、移动式科普馆、体验馆等。
据银川市市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截止到2020年底,银川三区垃圾分类示范区达到管辖区总数的80%以上,认知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 (记者宗时风徐佳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