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答应自己,第一不要只有利益成为图人,第二不要违背自己的原则。 现在毕业15年了,我可以骄傲,我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 所以希望大家成为喜欢的人。 ”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意义深远,从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已经多年的朱曼君的心情,向老师和妹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的自觉。
朱曼,80多岁的女学生,北京语言大学的2000级日语专业有一本书叫《在非洲变成灰色》。 现在在中央广播电视台就职,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台的非洲驻记者站、日本驻记者站的记者。 她被大象追赶,被奔驰撞倒,乘坐的飞机曾经被雷击,深度降到70米,鳄鱼到处赞美赞美赞美桑比奇河,和蒙古外交官吵架,深入日本的核灾区采访过。
2019年12月12日晚,北京语言大学毕业生工作事务所主办的毕业生大讲堂朱曼君毕业生讲座在北语逸夫报告厅举行。 朱曼深刻回顾了在北京语言大学的学习生活,向学生们讲述了在非洲和日本在外记者工作期间的工作经验和见闻,向大家介绍了对自己很好,生来很幸福,善于利用自己的人生,从文化交流的水平介绍了各国工作的学习情况。
此外,外语系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峻还向朱曼发放了《北京语言大学学生终身指导者》证书,希望朱曼能帮助北方语言学子的成长。
左起:关立丹教授,朱曼君出身,杨峻院长,孙佳音教授
朱曼说,她最初去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是应聘成为编辑的。 不巧,当时的电视台正在面向世界招募驻外记者,她毫不犹豫地申请了。 当时有1万多人在竞争这个职场,招聘时间持续了将近11个月,中途有很多人放弃或淘汰,最后只选了7人,朱曼君就是其中的7分之1。
成为驻外记者后,朱曼君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惊喜。 她自己也说过人生最有趣的部分是在非洲度过的。
我望着赞比西河的维多利亚瀑布,那天晚上很暗,没有月光,丛林里什么也看不见。 回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野兽。 幸亏来了出租车,借了车灯,看见有两只野生大象,最后用车灯把大象吓跑了。
鳄鱼到处漂流在赞比基河上,以水的速度翻船,平静地40秒后浮在水面上,没有方向感却逆流游泳,登陆成功。
乘飞机从埃塞俄比亚飞往赞比亚,飞行中被雷击,白光穿过整个飞机,幸好飞机安全落地了。
在津巴布韦,奔驰的奔驰车撞到了肩膀,只是肩膀上有伤,奔驰车的后视镜就被弄坏了。
朱曼说,在外记者面临严峻的条件等问题,但现在看到自己的记者证,她感到很自豪和高兴,即使以前有很多困难,一想到自己是记者,她也不怕。
面对师徒们的积极问题,朱曼君逐一回答了专业学习、择业建议、跨国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和记者的工作喜好为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奋斗。
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人,有爱就有温度,有血就有肉就有感情。 这是朱曼的人生态度,也是她人生的写实,在追逐梦想的途中,她没有停止步伐。 她自信、勇敢、坚韧,在无限的可能性中生存着自己所期望的姿态! 作为北京语言大学的一员,朱曼对母校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常常关注母校的发展,期待母校的明天会更好。
原材料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校友总会官微